演講人:鄒麗娟,女,汽車總站團支部書記。我要演講的題目是:以勞動為榮用奉獻書寫精彩人生
此時此刻站在這里,看著大家親切的臉龐,我想起參賽前,我們汽車總站人對我的囑托。大伙讓我給各位領(lǐng)導、給大家捎句話表個決心:“我們沒有豪言壯語,也沒有驚天動地的業(yè)績,但是我們有一顆對旅客、對交通事業(yè)赤誠火熱的心。”往昔,我們用這顆心在保持共產(chǎn)黨員先進性的道路上譜寫出一曲曲傳揚大江南北的文明贊歌;今朝,我們還將用這顆心繼續(xù)踐行胡錦濤總書記提出的“八榮八恥”道德規(guī)范,再創(chuàng)服務(wù)人民、奉獻社會的嶄新業(yè)績!
“八榮八恥”是我們總站人的行為規(guī)范,也是我們總站一位老職工一生的真實寫照!
他叫孟令軍,16歲時來到客運總站當了一名學徒工,先后干過司機、調(diào)度、副站長,在平凡的崗位上一干就是44年。1990年,60歲的孟師傅到了退休的年齡,總站領(lǐng)導問他還有啥要求,他只說了一句:“讓我繼續(xù)留在這吧!半輩子了,還真舍不得,只要讓我干,啥都行。”領(lǐng)導只是呵呵一笑,沒當回事。沒成想,第二天一大早,孟師傅還真就準時來了。隨身帶著的還有一個跟了他幾十年的帆布包,打開一看,里面裝著抹布、毛巾、地圖、針線包之類的東西。從這天起,孟師傅就成了總站的一名編外職工,這一干又是16年。擦洗車輛、打掃垃圾、給旅客送水、拿行李、幫忙購票、指引乘車,春夏秋冬、嚴寒酷暑,始終如一。有人問他:“孟大爺,你都這把年紀了,還這么干,圖個啥?”每當這時,老爺子都會笑著說:“年輕人,你不懂,我在這里工作幾十年了,這里就是我的家,一天不干點什么,我這心里啊,總覺得空落落的。”歌德曾經(jīng)說過:這個世界唯有兩樣東西會讓我們的心靈深深的震撼,一個是我們頭頂?shù)男强眨粋是人內(nèi)心崇高的道德法規(guī)。作為一名普通職工,孟師傅用自己的雙手關(guān)懷著總站的一草一木,用自己的雙腳丈量著總站的一毫一厘,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八榮八恥”社會主義榮辱觀的真正含義。
去年2月的一個清晨,孟師傅在發(fā)車場清掃衛(wèi)生時,發(fā)現(xiàn)一個17歲左右小姑娘,神情恍惚、滿臉淚痕地站在發(fā)車牌下,趕緊上前詢問,誰知,還沒開口,小姑娘就哇的一聲哭了起來。原來姑娘是湖南人,被老鄉(xiāng)騙到德州,被迫從事非法傳銷活動,失去了人身自由,現(xiàn)在僥幸逃脫,想回家,可是已身無分文。看著這個無助的孩子,聽著她的哭訴,孟師傅的心被揪痛了,他默默地從兜里掏出了僅有的350元錢,放在了孩子的手中。小姑娘一下子跪在了孟師傅的面前,眼淚奪眶而出:“大爺,今生今世我會永遠記住您的恩德……。”孟師傅趕緊把小姑娘扶起,心疼地說:“傻孩子,早點回家吧,以后多長個心眼,這天上咋會掉餡餅?zāi)兀?rdquo;小姑娘走了,她永遠不會知道,這位善良的老人給他的錢是他女兒讓他用來給自己買藥治病的呀!
這件事讓我想起了孟師傅曾經(jīng)對我說過的一句話:“孩子,咱是車站人,干的就是服務(wù),每天能給車站多做一件好事,多幫助一名旅客,這是咱做人的本分啊。”此時此刻我思緒萬千,我不禁想問,一個充實的人生應(yīng)該是怎樣的?孟師傅一輩子平淡地在車站工作著,平淡得讓人感覺到他只是車站微笑的一分子,但是他卻用自己的一生,書寫了交通人甘于平淡、樂于奉獻的高尚情懷!
今年3月28白上午11時30分,像往常一樣正忙著疏導旅客的孟師傅突然倒下了,他倒在了來來往往的人群中,當同事們忙著要將老人抬上急救車時,孟師傅卻看著趕來的老伴和女兒說:“先不忙,我這一走啊,怕是再也回不來了……就讓我把老骨頭再看看車站、看看車、看看……”話還沒有說完,老人就昏過去,再也沒有醒來。老伴看著合上雙眼的老孟,悲痛地喊著:“老孟啊,你不是告訴過我們娘倆,只要你人在車站,就會好好的嗎……”女兒一邊喊著爸爸,一邊對在場的人痛哭失?聲地說:“爸爸兩年前就查出患有肝癌,到了晚期,我們勸他做手術(shù),可是他死活不去,他怕一旦做了手術(shù),再也回不了車站了。”聽到這里,同事們哭了,司機師傅們哭了,在場所有的旅客都哭了。他們舍不得這個樸實、親切而又慈祥的老人,他們更舍不得這位愛崗敬業(yè)、無私奉獻、勤懇工作到生命最后一息的老人。司機師傅們用鳴響汽笛的方式為他送行——孟師傅,一路走好!
孟師傅走了,他把對車站不舍的情懷、對旅客款款的深情留下了。
孟師傅走了,他用自己的一生清楚地告訴我們:在光怪陸離、充滿各種誘惑的當今社會,在奉獻與索取之間、在奮斗與享樂之際,在榮與辱的分界線,一個真正的人生應(yīng)該有怎樣的選擇與取舍!孟師傅走了,在他的身上,我們看到了年華雖逝,但卻永駐的青春;我們看到了促使企業(yè)蓬勃發(fā)展、蒸蒸日上的靈魂!我們看到了偉大祖國更加寬廣、明亮的道路正在我們每一個交通人的心中無限延伸……長路奉獻給遠方
我來自于齊河縣公路局,從事筑路架橋這一陽光下最光榮的職業(yè),在一線工作10年來,親歷風沙的肆虐、烈日的炙烤、嚴寒的冷酷、工作的艱辛。公路人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出了一個道理,那就是胡錦濤總書記提出的“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
今天,我以“長路奉獻給遠方”為題,將我們公路員工的事跡匯報給社會各界,讓您從中領(lǐng)略公路人作為勞動者的光榮,作為勞動者的偉大。
當我們驅(qū)車行駛在整潔寬敞的國、省道干線公路的時候,當我們看到路旁的依依楊柳隨風搖曳的時候,你可曾想到,這坦途都是由我們公路人辛勤筑就而成?這些樸實的公路建設(shè)者,幾十年如一日,為了讓人民群眾早一天走上柏油路,他們披星戴月戰(zhàn)斗在鋪路第一線,所修道路條條是精品,在全市打造出了響當當?shù)凝R河公路品牌。
公路建成后需要養(yǎng)護,鋪路有學問,養(yǎng)路也有技術(shù)。筑路材料經(jīng)過風霜雨雪銷蝕和車輛碾壓,會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是什么功夫能讓公路不變樣?是養(yǎng)路工的辛勤勞動。養(yǎng)路工們及時清除路面雜物,他們對待公路像母親呵護自己的嬰兒一般。一年四季,越是惡劣的天氣,他們越忙越累。雪天里,當你駕駛著車輛在公路上;R駛時,路上那一個個“桔紅色”,便是養(yǎng)路工的顏色。他們冒著嚴寒在灑防滑料,給所有路人送去溫暖,讓大家的出行平平安安。
有一次,我在鋪路工地上,看到施工員小尚在指揮施工的同時,就著一瓶礦泉水在吃夾著咸菜的饅頭。我問他:為什么不到食堂去吃飯?他說,工期太緊,這個月難得有幾個晴天,趁著天氣好,多鋪上幾公里路。我們的小尚就是這樣敬業(yè)!說起他盯工地來,還有一段故事呢。
當年小尚沒有對象,去工地前有人給他介紹了一個女朋友,雙方見面后都感到滿意。小尚在工地一呆就是兩個月,他工作起來是個“拼命三郎”,由于天天風吹日曬,姑娘再次見到他的時候,看到眼前這個又黑又瘦的小伙,質(zhì)問他:“當初見面時為什么找人頂替?你這人真不誠實!”弄得小尚一時摸不著頭腦。姑娘非要跟他“吹”,后來經(jīng)工會主席出面解釋,姑娘才對連續(xù)4年被評為全市公路系統(tǒng)先進工作者的小尚有了重新認識,覺得懂得辛勤勞動的人踏實,因此才有了現(xiàn)在這個幸福的三口之家。
公路部門還有一項“取之于車,用之于路”的養(yǎng)路費征稽職能。前些年單位人手少,崔萍同志是征收大廳唯一的征收員,她天天早來晚走,從不讓前來辦理業(yè)務(wù)的車主多等。一個周末的早上,她6歲的孩子聽小朋友們繪聲繪色地講動物園好玩,非讓媽媽領(lǐng)著去動物園看大象。崔萍無奈地對孩子說:“到點了,媽媽該去上班了。”孩子不讓她走,追在后面喊:“媽媽,媽媽,您就帶我去玩一天,就一天,好嗎?”因為工作,孩子的這點小小要求也成了奢望。
后來,征收員增加了,崔萍是一面旗幟,引領(lǐng)著年輕人愛崗敬業(yè),使大家樹立起了“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天道酬勤”,近3年來,這個科室有3人次獲得齊河縣十佳執(zhí)法標兵稱號,各級各部門頒發(fā)的個人獎項就有幾十個。
“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這是胡錦濤總書記所倡導的社會主義榮辱觀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是對中華民族歷久彌新的傳統(tǒng)美德的精辟概括。我們中華民族以辛勤的勞動,創(chuàng)造了光耀世界的華夏文明。今天,我們公路人以“櫛風沐雨不辭苦”的豪邁氣概,筑就了縱橫交錯的公路網(wǎng),筑就了四通八達的橋梁,筑就了屹立在齊魯大地上的公路豐碑。
公路人是平凡的,來來往往的路人也許很少將視線從沿路如畫的風景中轉(zhuǎn)移到他們身上。但是,寧靜才能致遠,平凡造就永恒。默默無聞的一代又一代公路人,用自己的雙手將公路越鋪越長。雖然留給自己的只是汗水與滄桑,但是為人民鋪筑了康莊大道。他們,是無名的英雄!他們,是時代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