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著不應該只是安于現狀,你可以不修邊幅甚至衣衫襤褸,但不要放棄你想要改變這個世界的初衷。
—佚名
2015年4月,著名節目主持人敬一丹從央視正式退休,從此一線新聞人物又少了一面鮮明的旗幟。這位見證了中國中央電視臺成長與發展
的里程碑式的大人物,一直以來都是我仰望的偶像,有深深的距離感,有濃濃的崇拜感。直到2016年年初,偶然間讀到敬一丹寫的一本書《我遇到你》。一個人,兩個欄目,一個時代;30年央視奮斗,30年中國社會變遷,30年百姓故事……這是敬一丹對自己30年央視奮斗歷程的簡略概括,帶著她幾十年積累的人生閱歷與謙遜淡然。在這本并不算厚的書中,沒有華麗的辭藻堆砌,沒有老八股一般的教條道理,沒有空洞傲慢的閱歷標榜,敬一丹用她的親身經歷娓娓道來,讓我知道了
一個新聞人到底該有怎樣的工作使命與愿景。
在這部書中,敬一丹講述了她生命中一個職業新聞人的奮斗過程;講述了《一丹話題》中那些讓人心痛、心酸、心悸的平民故事;講述了《經濟半小時》中那些關于國家、關于百姓、關于前路與未來的經濟走勢;講述了《焦點訪談》從初生、成長、走向輝煌、歸于平淡的系列過程;講述了那些我們認識不認識的臺前幕后的新聞工作者;講述了那些我們未曾留意卻讓人敬畏的熒幕背后的故事。在這本書中,能看到一個國家媒體的蛻變,一個政府喉舌的成長,一個幾十億人關注的公眾焦點的蛻變歷程。敬一丹用女性特有的細膩視角,長者獨有的睿智見解,與讀者侃侃而談。而我,作為一個擁有6年后期編導經驗的新聞人,作為一個一直以敬一丹為榜樣的后輩,從這本書中看到了一個新聞人的頑強不屈,也看到了一個新聞人的喜怒哀樂,聽懂了敬一丹為弱勢群體的響喊和疾呼,也聽懂了敬一丹客觀與冷靜背后的剛毅與果敢。
時光如水,合上《我遇到你》,一抬頭,2016年竟已過半。2016,是歷史上意義非凡的一年。這一年,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這一年,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這一年,十三五規劃綱要正式實施;這一年,全民進入二孩時代;這一年,中國軍改2.0全面推進;這一年,新版黨紀處分條例再度堅定了從嚴治黨的決心……
君可見祖國蒸蒸日上,新聞行業改頭換面。95年前,中國共產黨誕生,引入了先進的馬克思主義思想,驅除列強,將四萬萬華夏兒女的命運改寫;艱苦奮斗30年,迎來了改革開放的春風;又是摸著石頭過河30年,中國終于再度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一直服務于百姓的新聞業,從報童手里的報紙到鄉鎮廣播,從笨重呆板的半導體到彩色電視機,從互聯網網站到手機客戶端……傳播方式與傳播途徑逐漸多元、日益全面,灌溉更多人的精神世界。
君可見社會瞬息萬變,思想堡壘不斷強化。從新中國成立初期的貧困,到而今令世界矚目的富強,勤勞勇敢的中國人用智慧與拼搏創造了今天的輝煌,讓生活發生了難以形容的巨大變化。正如在書中敬一丹講述了自己曾用了很多的時間與精力才接受了新媒體誕生與輿論大爆炸,最終在新聞大變革的洪流中找到了自己的角色與定位。作為新聞人,我們追求這種變革,跟隨這種變革,享受這種變革,更要堅守不會在變革中迷失自我。新聞,在于新鮮、客觀,作為新聞人,在信息大爆炸的互聯網時代,不能自亂了陣腳,迷失了方向。要始終堅定、勇毅,遴選正確、客觀的新聞內容,宣傳正確的輿論導向。人生,在于拼搏、進步,作為入黨積極分子,必須堅定共產主義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必須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必須繼承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必須自覺培養高尚道德情操,唯有這樣不斷強化自我修煉、自我約束、自我塑造,才能保證精神不缺鈣、思想更過硬、思想堡壘愈加堅固。
君可見新聞人薪火相傳、不改初衷,在實現偉大中國夢的道路上砥礪前行。在書中,敬一丹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合格的共產黨員如何成為政府的喉舌,樹立正確的形象。而今,兩學一做熱潮如火如荼開展,學習黨章,學習習總書記重要講話,做合格共產黨員成為時尚新時髦。讓我不禁期盼入黨時的錚錚誓言,一字一句皆烙印在心上。而今,6年職場工作,讓我更加睿智、成熟、穩重,日益堅定了對黨的信仰。既然不能沖在新聞第一線,就嚴守最后一班崗,爭取把最佳的視覺效果傳遞給觀眾。作為一名新聞人,我有責任向觀眾宣導正能量;作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我有義務與其他同志一起奮斗,宣傳黨的每項決議與政策,通過新聞媒介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在實現偉大中國夢的道路上前行。
感謝敬一丹,感謝在茫茫人海中讓我通過文字遇見了你,感謝我6年職業生涯中所遇到的人和事,感謝一直像太陽一樣引導、召喚我奮斗的黨組織。此生獻身新聞事業,曾經的6年我不會后悔,未來,不管多少年我也不會后悔。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是一個新聞人該有的態度,這是一個共產黨員該用的態度。茫茫人海,我愿自己活成一點燭光,照亮繼往開來的新聞人奮勇前行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