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種常用的心理療法
1.自主訓練法:就是訓練自己適應環境的能力,解除心理壓力,增強心理耐力。有多種方法。最簡單的方法是:第一步,端坐椅子上,雙手平放于大腿上;閉目深呼吸3次,排除雜念,把注意力引向雙手和大腿的邊緣部位;把意念導向手心;注意力指向的部位漸覺溫暖,并逐漸擴散手心;這時心里默念:“靜下心來,兩手就會暖起來。”第二步,把注意力從手轉移到腳上,使腳產生溫暖;手足一旦感到溫暖,整個身心就會感到輕松,頭腦頓覺清爽。
2.暗示法:即采用含蓄、間接的方法來迅速影響情緒和行為的方法。通常結合催眠術進行。一般正常人,可以通過他人暗示或自我暗示,發揮暗示的積極作用,防止其消極作用,來消除緊張、不良的情緒和行為,保持最佳的心理狀態。如“望梅止渴”就是運用暗示的作用,來振作人的精神。
3.疏導療法:就是通過自我傾訴和別人善意的勸告,來疏導、排泄消極情緒,保持心理平衡,治療心理疾病。如哭、笑、談心、聊天、看電影和電視、體育鍛煉、文娛活動等方法,都能起到疏導情緒的作用。
4.生物反饋法:就是利用生物反饋原理,使病人了解自己體內的病理生理活動,通過訓練對內臟進行自我調整,達到治病目的。該法對原發性高血壓、心律失調、緊張性頭痛、偏頭痛等心身疾病有明顯療效。
5.心理分析法:又稱精神分析法。就是以病人的外顯癥狀為線索,弄清和揭開其內心深藏的病因,并使病人了解和接受,使外顯癥狀得以消失。
6.音樂療法:音樂是一種治療心理疾病和心身疾病的有效輔助手段。其機理是:通過音樂對大腦皮層的刺激作用,使血壓正常,肌肉放松,脈搏減慢,從而使人感到心情愉快舒暢,消除不良情緒和心理壓力,達到治療心理疾病或改善情緒,促進心理健康的目的。柔和、輕松、優美、歡快的音樂,能使人精神振作,陶冶人的心靈。反之,格調低下的音樂,使人消沉,對身心無益而有害。
7心理咨詢:就是心理學家或心理醫生解答來訪者、求醫者關于心理―社會因素對疾病過程的影響問題,幫助來訪者和求醫者避免或消除不良的心理―社會因素的影響,以增進心理健康,防治心身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