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夏天的午后或傍晚,地面的熱空氣攜帶大量的水汽不斷上升到高空,形成大范圍的積雨云,積雨云的不同部位聚集著大量的正電荷或負電荷,形成雷雨云。
當云層里的電荷越積越多,達到一定強度時,就會把空氣擊穿,打開一條狹窄的通道強行放電。當云層放電時,由于云中的電流很強,通道上的空氣瞬間被燒得灼熱,溫度高達6000一20000,此后發出耀眼的強光,這就是閃電,而其造成的高溫會使空氣急劇膨脹,同時也會使水滴汽化膨脹,從而產生沖擊波,這種強烈沖擊波活動產生了雷聲。
其實在雷雨云中,閃電和雷聲是同時發生的,人們之所以總是先看到閃電,后聽到雷聲,這是因為光的傳播速度比聲音的傳播速度快得多。光在空氣里差不多每秒鐘要走30萬km,用這樣的速度,1秒鐘可以圍繞地球的赤道跑七圈半。聲音在空氣中每秒鐘約走340m, 差不多只有光速的九十萬分之一。光從閃電發生處傳到地面的時間,一般不過幾十萬分之一秒,可是聲音跑同樣的距離就需要較長的時間。根據這個常識,人們可以根據從看見閃電到聽見雷聲相隔的時間差.算出放電的地方離地面大概有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