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先生親手栽
中山故居大門東側一角有一棵粗大的酸子樹,樹干要兩個大人手拉手才能合抱過來。這棵樹的種子是孫中山先生1883年從檀香山帶回來,并親手栽種在這里的。
花如小豆一樣大
酸子樹的花期很長,從6月一直開到10月。果實的形狀很像一個個細小的圓圈,帶有紅色和綠色,到來年二、三月才能成熟。花有小豆一樣大,曬干了能用來沖飲解渴,幫助消化。果實大約長3寸,好像豆莢,所以又叫酸豆,可以用來佐食,能開胃健脾。
倒伏樹干如臥龍
在孫中山先生逝世以后,這棵酸子樹曾被臺風吹倒傾斜,故居的管理人員用磚頭砌成三個磚柱把粗大的樹干托住,讓枝葉繼續(xù)向上生長。這倒伏的樹干就像一條巨龍,臥在那里,而樹枝則挺拔向上,有兩層樓房高,枝葉像一把大綠傘,遮擋著一間教室那么大的地面,吸引著成千上萬的中外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