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與現實的倒置
歐.亨利的小說永遠都是那么的幽默風趣,構思奇特、情節多變似乎是他的小說不變的特點。的確,短篇小說靠的是給人的震撼,而不是悠長曲折的情節和細膩動人的大段描寫。當故事的主人公蘇比一次次地錯過了進監獄的機會的時候,除了那幽默,你讀到的是辛辣的諷刺。蘇比的愿望與現實的一次次倒置構成了情節發展的主線。
“一張枯葉飄落在蘇比的膝頭”。“甄落”一詞讓我想起了電影《阿甘正傳》里飛舞的羽毛。那潔白的羽毛也是最終雙落在阿甘的身邊。但是電影終究是電影,雖然它給了我們這樣的理念:生活就像一塊巧克力,你永遠都不知道下一口你將吃到什么味道。但是現實生活遠遠沒有那樣理想化,現實是殘酷的。對于阿甘來說,他的下一口永遠是甜蜜的,他的生活是走向美好的,因為電影里有虛構的上天眷顧。可是對于蘇比來說,他的生活是灰暗的。且看看他挖空心思想去的是什么地方吧:“多年來,好客的布萊克威爾島監獄一直是他的冬季寓所。正如福氣比他好的紐約人每年冬天要買票去棕擱灘和里維埃拉一樣·一”冬季里的蘇比要靠監獄的幫助才能活過來,而且這種經歷不僅僅是一年,是許多年。
在寒風侵襲的日子里,蘇比要么躺在長椅上蓋著幾張破報紙握過一天又一天,甚至有被凍死的危險,要么就是去監獄里免費“度假”。這就是蘇比的真實生活,沒有絲毫的幻想,只有生活的嚴酷。為寒冬所迫的蘇比選擇了后者,于是就開始了他的計劃:把自己交到警察那里。于是我們就看到了這樣的一幕幕場景:先是妄圖吃霸王餐卻被飯店拒之門外;接著打破櫥窗玻璃后站在那里等著警察來抓,警察卻對他視而不見;后來霸王餐吃到了,可是被店家痛打了一頓;當著警察的面騷擾婦女,卻沒有想到那女人原來是妓女;擾亂治安卻被當作狂歡;偷了別人的雨傘,卻沒有想到那人的傘原來也是偷來的。蘇比的理想就是能夠在島上的監獄里過3個月不愁食宿的生活,可是現實一次次擊碎了他的夢想。這樣的結果讓你覺得好笑,是的,你對蘇比的“倒霉”感到好笑。可是進不了監獄果真是倒霉的事情么?蘇比的理想與我們的現實發生了倒置,這種倒置是極具諷刺意味的。
然而文章的高潮還沒有到。當蘇比在一座古老的教堂面前停住,傾聽著里面傳來的光輝靜穆的贊美詩,他的靈魂被深深地打動了,他決定要做一個好樣的人,重新振作當年的雄心壯志。就在這個時候,警察主動找上門來了,蘇比被送到布萊克威爾島監獄3個月。蘇比此時的理想是做個好人,可是現實是送他去監獄,也算是償付了他先前的理想。不過這里的理想和現實又一次出現了倒置,蘇比終于想做好人卻失敗了,他以后的生命歷程可想而知。戛然而止的結尾留給了我們許多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