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的文明史和厚重的文化積存,是中國電視劇藝術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之一。優秀的歷史題材電視劇是新中國文藝百花園中絢麗奪目的奇葩,為億萬電視觀眾提供難以忘懷的精神食糧,成為他們向歷史汲取智慧,在審美中增加關注現實的歷史感的重要陣地。中華民族,勇于把自己的歷史作為鏡鑒,勤于對自己的歷史進行審視,從中鑄就中華民族的精神支柱和文化方舟。濫腦于宋雜劇和金院木的戲劇藝術,開創了對歷史史實進行藝術觀照的先河。歷史題材電視劇傳承了悠久的民族傳統,并且與時俱進,運用電視的聲、光、電三結合的高科技手段,將歷史故事形象化地呈現在熒屏上,成為人們喜聞樂見的藝術品種。改革開放以來,歷史題材電視劇拍攝技術日臻成熟,涌現出了大批可圈可點的精品力作。2010年年初,在多家衛視臺播出的電視連續劇《大秦帝國》,是近幾年來難得一見的高質量的歷史劇,是一部在運用史料方面能夠善于創新的藝術品,值得認真研究總結
一、善于用藝術虛構填充史料留下的敘事空間
與戲說歷史電視劇不同,《大秦帝國》是一部正說歷史電視劇。作為藝術創作
的前提,尊重史冊記載的史實,是“正說”歷史電視劇的基本要求。就歷史文獻來說,相對戰國時期的其他六國而言,秦國的歷史資料是比較多的。司馬遷在《史記》的《六國表》中說:“秦既得意,燒天下《詩》《書》,諸侯史記尤甚,為其有所刺譏也。《詩》《書》所以復見者,多藏人家,而史記獨藏周室,以故滅。惜哉,惜哉!獨有《秦記》,又不載日月,其文略不具。”他在文中提到《秦記》寫作比較簡陋,既不標明日月,文字又過于簡略。司馬遷在《史記》里面,詳細記述了秦國歷史,主要體現在《秦本紀》、《秦始皇本紀》、《商君列傳》、《六國表》等著名篇章中。仔細觀看《大秦帝國》
就能發現,電視劇基本上忠實于《史記》的記述,凡是《秦本紀》和《商君列傳》記載的史實,基本上都在電視劇里得以展現。如《秦本紀》里記載:"(獻公)二十三年,與魏晉戰少梁,虜其將公孫座。’,《史記》對于少梁之戰的記載,只用了短短的16個字,而電視劇卻用了4集的篇幅描述這場大戰,生動形象地敘述了秦魏雙方的攻防態勢,包括雙方統帥部梁面的爭論,武器裝備、后勤供應等等,最后贏渠梁在重兵防守之中,活捉魏軍主將公孫座,秦獻公中箭,雙方撤軍等故事情節,這說明電視劇的創作者,善于用藝術想象填補史料留下的空間,技高一籌;這也說明電視劇主創人員具有尊重史實的嚴肅的藝術創作態度。《秦本紀》里面對于公孫座被俘之后的命運沒有交代。但是,在《商君列傳》里面卻提到公孫痊臨終前對魏惠王說如不能用衛秧,就殺了他。把兩篇文章聯系起來看,就知道公孫瘁后來回到了魏國,怎么回來的,司馬遷沒有記述。電視劇的創作者按照這個邏輯推理,想象出了衛鞍赴棟陽救公孫痊的故事情節。《秦本紀》記載秦獻公、秦孝公生平事跡的文字共有768個字,《商君列傳》有372。個字。所謂推陳出新,就是要在這些文字所記載的框架內進行藝術創造。《秦本紀》里面記載:“獻公元年,止從死。二年,城棟陽。四年正月庚寅,孝公生。”司馬遷在記述其他秦王時,都寫到了太子的出生,唯獨對孝公沒有標明是否是“太子”。在《商君列傳》里面,提到了公子虔。由于這些文字沒有說明誰
是太子,也就是沒有標明誰是長子,因此電視劇里進行合理想象,把贏渠梁即后來的孝公安排為秦獻公的二公子,把贏虔作為秦獻公的長子,并由此創作了贏虔同意弟弟接父位的故事情節。《商君列傳》記載:“于是太子犯法”山于沒有具體指明所犯何罪,電視劇就虛構出了太子殺了自己封地納糧的村民,引起民變,結果衛鞍鼻刑公子虔、默公孫賈才使事態平息下來的故事情節,非常有創意。再如,龐涓兵敗馬陵道的故事情節,也是《秦本紀》里面記載了的。這些故事情節之所以合理,就是在歷史文獻記載的空間內進行合理的藝術虛構的結果,這種創作態度是值得充分肯定的,這是正說歷史電視劇的主要特征。
二、善于用現代理念創作電視故事
創作歷史題材電視劇的目的不是單純地歷史演繹、史料陳列,而是要以歷史為背景,對歷史人物進行現實社會的生氣灌注,塑造出鮮活的人物形象,在精彩的故事敘事中,給觀眾以美妙的審美享受、高品位的精神愉悅,開啟人們的心智,陶冶人們的情操。因此,歷史電視劇中用當代人聽得懂的語言,講述能引起當代人共鳴的故事,占為今用,非常必要。電視劇《大秦帝國》表現的主題思想是:變法不易,改革艱難;不改滅亡,改革富強。在當前我國進人改革攻堅階段時期,這種主題思想有
著深刻的啟示意義。《大秦帝國》的創作者善于用現代理念來創作電視故事,例如,
在秦國之外,把秦孝公繼承王位以后的秦國塑造成勇于變法的正面形象,將魏惠王
把持朝政的魏國塑造成守舊保守的反面形象;在秦國之內,孝公、皇太后、衛鞍等人構成了力主變法的陣營,甘龍、公孫賈等屬于反對變法的陣營,圍繞變不變法,展開了激烈的斗爭。電視劇主創人員按照這個思路創作了許多生動的故事情節,可圈可點。尤其要說的是,為了符合這個創作思想,電視劇創作者沒有拘泥于文獻,而是對文獻的記述進行合理創新例如,《商君列傳》中說“公叔既死,公孫鞍聞秦孝公下令國中求賢者,將修繆公之業,東復侵地,乃遂西人秦,因孝公寵臣景監以求見孝公。”按照這個文獻,是衛鞍自己主動到了秦國求見孝公。電視劇沒有按照這句話進行創作,而是改成秦孝公一直關注衛鞍的去向,通過景監、熒玉公主動員說服,并千方百計把衛鞍從龐涓的軟禁中救出來,才使衛鞍來到了秦國。這樣的改動突出了秦孝公的求賢若渴,尊重人才、重用人才,使得故事晴節既精彩又富于現實意義。至于電視劇里面著力表現的河西大戰,卻是電視劇主創人員的純粹虛構。按照司馬遷的《秦本紀》記載,秦孝公死后,太子贏泅繼位為秦惠文王,繼位的當年,車裂商君(即衛秧)。“八年,魏納河西地。”說明是在衛軟死后八年之后的事。電視劇對于這個事件加以改動,成為電視劇著力表現的故事情節,可以理解因為這種改動與電視劇的戲劇邏輯性相吻合,是一種藝術創新,只要這種改動的方向是指向符合事理發展的邏輯方向,是嚴肅認真的藝術創造,而不是隨心所欲的“戲說”,不是
顛倒事件發展的理性與史實的邏輯方向
拘泥于歷史文獻不是藝術,而是史料的陳列,不會產生戲劇藝術,更不會產生莎士比亞和關漢卿。司馬遷對衛鞍的人品是持否定態度的,他在《商君列傳》里評價說:“商君,其天資刻薄人也。”刻薄人乃薄情寡義者也。電視劇沒有按照司馬遷的結論行事,而是通過商鞍(即衛鞍)深人底層、體察民情的故事情節,通過他秉公執法、不詢私情的故事情節,通過他與孝公之間肝膽相照的情誼的故事情節,通過他與白雪、熒玉的愛情故事,把他塑造成光明磊落、正直果敢的正面形象,是個始終與秦國守舊保守的官僚貴族抗爭到底的變法勇士,是個大義凜然、慷慨就義的英雄人物。這樣的塑造與電視劇的創作思想相吻合,因此是合理的、可信的。
電視劇對于占代的刑名思想賦予了現代理念。《商君列傳》說:“秧少好刑名之學”刑名學屬于春秋戰國時期的法家學派,其核心是幫助帝王如何駕馭臣民維護統治。電視劇里面,沒有自然主義地展現這種學術思想,而是把當下的法制觀念移植其間,使其具有了現代含義。在第19集,衛鞍對秦孝公說:“立法立制就是要洞察防范人之惡性為出發點治國之難,不在治善,而在治奸。唯有懲惡才能揚善。法制愛民,不在其心,而在其行,重行不重心,行法才能公平,行法公平,才是真正的愛民。”類似這樣的現代理念植人式臺詞,成為該電視劇的語言風格,強化了電視劇
的啟示功能,增加了可看性。這也是《大秦帝國》善于推陳出新的特點。
三、善于全景觀式地展現戰國時期的社會現狀
《大秦帝國》的藝術成就,不僅成功講述了秦孝公、商較等人變法的故事,成功塑造了秦孝公、商鞍等人物形象,而且全方位地展現了戰國時期的社會現狀和人文風貌,是非常難能可貴的。第1集講述秦魏少梁之戰的故事,給人留下了戰爭場面氣勢恢弘、寬廣壯觀的深刻印象。尤其是善于充分運用電視劇鏡頭敘事功能,展現了戰場上雙方的排陣布局,兵士行進,騎兵沖鋒,單兵格斗等戰斗場面,無論是少梁之戰、馬陵道之戰,還是河西之戰,都展現得緊張刺激,血腥慘烈,異常逼真;在表現宮廷生活方面,運用了對比的手法,魏王的宮殿建筑是高樓大廈、富麗堂皇,而秦王的宮殿則低矮狹小、簡陋寒砂此外,在魏國首都安邑除了宮殿建筑之外,還展現了當時的文化氛圍,如洞春園的圍棋和不同學派之間的學術爭論;還有包括對于間諜使用的分路送竹簡,由情報官員加以排序認讀的方法都是很新鮮的情節。對于展現秦國方面的老兵營的生活,山區村民的清苦生活,大規模的族群私斗場面,劊子手大規模行刑場面,都令人耳目一新。電視劇展示的道具、布景、器具、服裝都是精心制作的。
在故事結構里面也加人了許多現代兀素,如商鞍在秦國深人社會底層的調查
研究故事,與白雪、熒玉的戀愛故事,墨家俠士的飛檐走壁、除暴安民的故事等等,使觀眾在收看電視劇時,感到別開生面,趣味無窮。
電視劇《大秦帝國》還有一個可貴之處,就是拍攝認真,表演到位,成功塑造r 一批人物形象。如侯勇飾演的秦孝公,王志飛飾演的商秧,呂中飾演的皇太后、孫飛虎飾演的甘龍、許還山飾演的秦獻公、杜雨露飾演的公叔座、尤勇飾演的龐涓,表演成功,使人物形象能立得起來。其他角色如魏惠王、贏虔、公子昂、景監、白雪、熒玉、贏灑等角色的表演也很到位,是電視劇好看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存在的幾個不足
我認為電視劇存在的問題有幾點:一是電視劇重點表現了秦國、魏國,涉及齊國、韓國和趙國,對于戰國七雄的其他幾國沒有展示,如楚國、燕國。如果有的故事情節能涉及這些國家,就能使觀眾增加關于戰國時期的知識。
二是秦國是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的國家,在冷兵器時代,國窮不等于兵弱,國窮兵也可以強,否則,秦國不可能在春秋戰國時期一直稱霸。要注意避免把秦國表現得過于弱小的傾向。
三是對于商鞍變法里面的重要法律“告奸”律沒有表現,這是一條鼓勵互相監
督,“打小報告”有功的法律,這條法律使秦國成為嚴刑苛法、人人自危的國度,也是促使秦朝滅亡的重要原因之一,電視劇沒有展現,顯得有所缺失。
四是有的風俗習慣欠缺考證,如喝茶的習慣,應該是從唐朝以后才形成的,戰國時期還沒有喝茶的記載。以上意見僅供參考。
總之,《大秦帝國》是一部成功的作品,是部能夠推陳出新的精品力作,要向電視劇的制作團隊表示祝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