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老鼠”
我打過這樣一只“老鼠”。
記得那是一次去舅媽家為我姥姥過生日,過生日是一定要吃一頓的。在大家髙高興興地準備吃飯時,不知怎么回事,舅媽在廚房里驚叫了一聲,我和媽媽連忙跑過去。只見舅媽手扶著裝蔬菜的柜門,一動也不敢動,眼睛睜得大大的,臉色也發(fā)白了。她輕輕地對我們說:“這有只老鼠。”我一聽,也嚇得抖了一下,緊緊地抓住媽媽的手,順著舅媽指的方向望去一在拒的旯旮里趴著一只老鼠,那是一只不太大的老鼠,全身長著黑褐色的毛,爪子縮在身下,尾巴髙高地翹著。說心里話,我也很害怕老鼠,老鼠的牙齒尖尖的,咬人一定特別疼。可是我看見舅媽嚇得那樣,媽媽也不知所措,我就想:現(xiàn)在這屋里只有我一個男子漢,打死這只老鼠,是一定要由我來干的。于是,我果敢地拿起掃地的笤帚,輕輕地打開柜門。但說來也奇怪,這只老鼠像沒事一樣,趴在那一動也不動,我把笤帚髙高舉起,老鼠還是一點反應也沒有。我想這一定是一只傻老鼠,我的膽子變大了,用笤帚狠狠朝老鼠打去。老鼠被打的冒了腸子,媽媽戴上手套,把它撿了出來。這時大家都“哄”的一聲笑了起來。原來這只老鼠是一個放了很久長了毛的爛茄子,被我打冒了的腸子是茄子籽兒。舅媽笑得最厲害,連眼淚都笑出來了。
現(xiàn)在,每當我想起這件事時,還會笑出聲來。
選材新穎活潑,引人入勝。描寫細膩,順序清楚。
小作者對人物的心理刻函很形象細致。比如寫發(fā)現(xiàn)老鼠后,小作者從“怕”到“打”這一思維上的變化,表現(xiàn)了小作者的勇敢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