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的家禽家獸中,貓大概要算是格外幸運的一種了。
但凡雞鴨豬魚之類的,待膘肥體壯后,總難逃抹頸之災,而貓呢?許是因為溫順乖巧、嬌小可愛吧,總是養尊處優,甚而聽見殺雞的慘叫聲時,它竟能瞇縫著眼,悠然地臥在一邊,幻想能分到一塊雞肉時的滿足,似乎毫不知同類正受著絕大的苦痛。
貓有著絕妙而多變的嗓音,饑餓時,它會“嗷嗷”地哀求,跟前跟后,讓人不忍再聽;滿足時,它能柔聲柔氣的“咪咪”地輕喚,時斷時續,似有說不完的感激驚恐時,它又睜圓了眼睛,豎直了耳朵,發出低沉的“呼嚕呼魯”的聲音,讓你突然覺得如果連這樣柔弱的小生命都不去保護,那將會受到良心的譴責。就這樣,貓以它獨特的表達方式博取了人對它的同情,也正因為此,才常會看見富太太的毛皮大衣里會伸出一個可愛的小腦袋,滿足的神情讓人看了不免會生感慨。
別以為貓只是無憂無慮地過日子,貓群中也一樣有著貴賤之分。同是貓,如果它叫“波斯貓”,那么它會被允許趴在柔軟的被窩里;倘若它普普通通,再平常不過,那么等待它的只有冰涼涼硬梆梆的紙盒。它不會常吃到油油香香的小魚,它不會被抱在懷里輕輕撫摩,它的主人只會說:“這只貓真難看,要是有人家貴族貓一半就好了。”
貓雖然會討乖取巧,但卻不善于看主人的心情。于是,主人高興時,會讓它美餐一頓,享受天倫;主人臉色一變,殘羹冷炙、剩菜剩飯會一股腦扔在它面前,要么墊饑,要么挨餓,隨便!這時,它除了慘兮兮地哼幾聲外,唯一的辦法就是蜷成一團,乖乖地睡覺,等待不知何時會再來的一頓美餐。?
曾聽一位馴貓馴狗的雜技師說,不聽話,要么挨打,要么挨餓,餓得頭昏眼花了看它討不討饒。唉,可憐的貓,原來它的幸福竟完全依附在主人身上!
懲罰動物也許是人想發怒罵人卻又沒處發泄的最好方式。但是,人和動物畢竟都是自然界里的成員,何必怒目相對呢?還是和睦相處,以求“人泰獸安”為好。好。
這篇文章并不只是狀寫貓的情態動作,而是把自己的見解寓于對貓的描述之中。文章采用欲抑先揚的手法,先寫貓的幸運之處,接著筆鋒一轉,寫貓群中也有貴賤之分:品種不同,待遇不一;主人心情不同,遭遇迥異。這些都是人為的,并不緣于貓群本身,作者由此呼喚人與人之間要真誠相待,和睦相處。行文自然流暢,耐人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