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評】這篇文章寫出了物品的形狀和特征,寫出了“我”對書包的特別感情,將狀物和抒情結合在一起,這對于三年級的同學來講,是難能可貴的。小作者細細寫來,文章的層次很清楚:先寫書包的外形、結構和用處,接著寫自己對書包的情感,條理很清楚。另外,小作者在狀物時把思路放得很開,因而豐富了作文的內容。
我有一個漂亮的書包。
它是用粉紅色的布料做成的雙背式書包。書包的形狀像個高高的長方體,兩邊還“長”著一對“小耳朵”。
書包的正面有個圖案,上面畫著九位美麗的女戰士。她們穿著不同的衣服,做著不同的動作,扮著不同的鬼臉,手拉著手,笑瞇瞇的,真可愛。
書包主要由四個袋子組成,有的袋子很大,有的袋子卻非常小。最大的那個袋子開口拉鏈裝在書包的頂部,我用它來放課本、作業本和文具盒。正面的那個袋子是正方形的,我習慣用來放彩筆和顏料。兩邊的“小耳朵”,左邊的,放著剪刀、膠水和涂改液等學習用品;右邊的,放著一本《新華字典》。
在學校上課的時候,書包靜靜地陪著我;在家里做作業的時候,書包默默地守候在我身旁……它給了我許許多多的幫助。
有一次,我拿出作文本,正在聚精會神地寫著老師布置的作文《洗衣服》。我寫了一會兒,咦,“把衣服晾干”的“晾”字我不會寫,怎么辦呢?我想了好一陣子,也沒想出來。正在這時候,我的目光停留在坐在我左邊的書包上,我想:書包右邊的小袋子里不是裝著一本《新華字典》嗎?于是便趕緊拉開書包右邊的小袋子的拉鏈,拿出《新華字典》,翻了一翻,嘿!原來害得我想了半天的“晾”字是這樣寫的:左邊一個“日”,右邊一個“京”,合起來就是“晾干”的“晾”字了。多5書包的提醒,使我及時解決了疑難問題。
還有一次,檢查作文時,我才發現我竟粗心地把“知道”的“知”字寫成了“口矢”,這個字連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字。這時,我又想起了書包,因為它會派涂改液小弟弟來幫我。于是,我打開書包拿出涂改液把錯字涂去,等干了以后,我再拿起筆把正確的字寫上去……我看著心愛的書包,從心底里說:謝謝你--書包,是你陪伴著我學習,是你給了我許許多多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