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發出的《關于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見》,是做好新時期思想政治工作的綱領性文件。我們一定要緊密聯系實際,在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方面有新的進展。
一要提高認識。警惕弱化。當前,我國正處在改革開放的攻堅階段和發展的關鍵時期,社會情況發生了復雜而深刻的變化,經濟成分和經濟利益多樣化、社會生活方式多樣化、社會組織形式多樣化、就業崗位和就業形式多樣化日益明顯。面對這些新情況、新問題、新變化,如何奏響時代的主旋律,燃起人們高尚的信仰、弘揚社會科學的精神,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改進和加強我們的思想政治工作,使馬克思主義始終牢固地占領思想政治陣地。但是,我們也必須看到,面對西方腐朽思想文化的滲透,面對各種道德觀念相互激蕩和“市場意識形態”的涌動,在相當一些地方和部門還沒有根本解決“一手硬,一手軟”的問題,在一些領導干部中還存在著埋頭業務工作,不注意研究社會思想動向的傾向,致使思想政治工作出現了弱化的趨勢。更為嚴重的是,一些人甚至黨員和黨的領導干部動搖了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共產主義的信念,對共產黨的信任和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心。因此,我們一定要從戰略的高度充分認識、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在思想上真正把思想政治工作看成是經濟工作和其他~切工作的生命線,在行動上真正把思想政治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經常研究,認真檢查。不僅黨政部門以及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眾團體組織要抓,而且要充分發揮社會科學、新聞出版、文化藝術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作用。宣傳工作者一定要增強政治意識和“陣地”意識,擔負起用正確思想武裝人、引導人的重要職責。
二要拓展路子,防止僵化。與飛速發展的經濟形勢相比,我們的思想政治工作還有許多不適應的地方。特別是受計劃經濟模式的影響,面對新形勢,思路不寬,辦法不多。根子在于沒有跳出用老一套的框框和做法解決問題的思路,缺乏解決新問題的新辦法。必須解放思想,開動腦筋,注重實踐,積極開辟新途徑,探索新辦法。一要不斷拓寬領域。多樣化帶來了新的社會組織和團體大量涌現,社會人群的流動性大大增加,許多領域還未曾涉獵過,這就需要思想政治工作者及時捕捉,及時采取對策,努力消除思想政治工作的“盲區”。當前,要十分注意做好離退休人員、下崗職工和流動人員的思想教育工作,加強社團、“三資”
企業、個體私營經濟等社會、經濟組織中的思想政治工作。二要努力開闊視野。只有新的知識,新的思想,才能吸引人、征服人。只有掌握最新知識和最先進思想的人,才能視野開闊。視野不寬,反應就遲鈍,行動就遲緩,就不能掌握工作的主動權。我們要清醒地看到,形形色色的思想文化訊息八面來風,對人們思想影響很大。特別是一些西方國家的敵對勢力利用其在網絡之中的種種優勢對我國進行意識形態的滲透,使我們的意識形態防御能力面臨嚴峻考驗。這就要求我們學習新知識,有針對性地開展網上宣傳。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新問題會層出不窮,倘若我們對此漫不經心,抱住過去的老套子不放,不但不能適應新形勢,還將貽誤時機,貽害事業。三是設法擴展載體。要充分發揮現代傳媒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近年來,大眾文化隨著廣播、電視、錄像、VcD等傳媒迅速走向千家萬戶,我們必須有針對性地做好引導、提高、規范工作,充分利用大眾傳播媒體,對人們進行開放式、多渠道、多角度的知識灌輸和熏陶,用新思想、新知識、新信息說服人、啟迪人。廣泛開展社區文化、村鎮文化、企業文化、校園文化,深化各種形式的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讓群眾在參與中受到教育,得到提高。
三要增強效果,力戒冷化。“感人心者,莫先平情”。對群眾有真情,才會視人民群眾為父母對工作有熱情,才會視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為生命。有了這種情,才會腳踏實地,認認真真地調查研究,把握群眾的脈搏,貼近群眾的思想實際,使工作具有針對性。尤其是在利益格局不斷變化,各種觀念彼此碰撞,一些人思想情緒很容易波動、浮躁的情況下,誰能夠細心了解方方面面情況,誰就能把工作的主動權抓到手。特別是對于各種干部和執法執紀人員來說,融情干理尤為重要。比如群眾有事找到我們,有話對我們講,一定要滿腔熱情。對群眾的合理要求,要采取措施,盡快解決;對要求合理但暫時難以解決的問題,要努力做好解釋工作,取得諒解。要求不合理的也不能簡單批評了事,而應做好耐心細致的說服教育工作。一定要充分發揮我們黨的政而應做好耐心細致的說服教育工作。一定要充分發揮我們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向群眾說清楚我們的政策,向群眾說清楚我們的道理,誠心誠意為群眾排憂解難,以喚起群眾的共鳴和理解。這樣,思想政治工作才更富有人情味和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