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造心靈寧靜的天空-----市委辦公室信息科科長。
我的老家在農村。小時候,每逢麥收時節,和父母一起勞作了一天之后,最悠閑的就是晚上在自家院落里吃飯、休憩,久久仰望天空,看星星點燈,聽蛙聲蟬鳴,任思緒馳騁,心情無比愜意。
后來,我去了縣城讀書;再后來,分配到城市工作。漸漸地,就很少回到鄉村。但是,心中卻總有一種淡淡的思鄉情結,使我腦海中不斷浮現出那寧靜的天空。特別是當我回憶張海迪的故事,當我凝視霍金的背影,當我沉醉《千手觀音》的舞姿,我就會想起鄉村夏夜的天空。
我常常這樣思考,為什么有些事四肢發達的人做不到,而殘疾人能夠做得很好,不就是因為身體的殘障使他們減少了欲望、遠離了誘惑、消除了雜念?不就是因為他們心靈里保持著一片寧靜的天空嗎?是的,他們因為有了心靈的寧靜,理想變得更加現實,追求變得更加執著,意志變得更加堅強。
毋庸置疑,對于殘疾人來說,筑造心靈寧靜的天空是極其殘酷的,他們是以走不得路、說不出話、聽不見聲、看不見光為高昂代價的,需要比常人付出的得更多、克服得更難、忍受得更苦。
而事實上,對于健康人來說,筑造心靈寧靜的天空,又談何容易——物質生活好了,燈紅酒綠的誘惑;轉型接軌時期,制度建設的缺失;全球經濟交融,內外文化的激蕩;探索改革創新,道德觀念的撞擊……所有這些,真可謂“樹欲靜而風不止”!
但是,這心靈寧靜的天空對于你、我、他,又是多么的重要啊。您看,在我們普通人的生活中,孩子教育,老人贍養,鄰里相處,同事配合,工作提升,事業進步……等等,這些沒有考卷的命題,誰也躲不過。試想,面對接踵而至的人生考驗,如果心境總是處在一個不應該的位置,思想的重心就會動搖、傾斜,甚至跌落。而有了心靈的寧靜,精神就不會坍塌,言行就不會失衡,思路就不會阻塞,思維就不會遲滯;就能坐看白云舒卷,靜觀大山高聳;就會既愛溪流歡騰,也戀濁浪排空。
人的一生中,有些事真的讓人難以琢磨。多年以后,我早已是身居鬧市、久別鄉村了,卻有數不清的星盞,灑滿我心靈的天空。
—他們,有的手握方向盤,從崎嶇的小路駛向現代高速,走過多少里程,沒有人算清;他們,有的終日勞碌,放下耙子就是掃帚,總結時沒有話說、表彰時不見身影;他們,有的甘居幕后、默默無聞,是機關工作這臺大戲的美工、配音、劇務、替補;他們,有的跟隨領導,協調上下、聯系左右、溝通內外,文武雙全、奔忙不止、悉心服務;他們,有的吃上情、摸下情,善結合、巧運籌,出主意、當參謀,錘煉復合型素質、提升全方位水平;他們,有的堅守著“鐵打的營盤”,爬格子、敲鍵盤,潑墨鮮紅的黃昏、描繪金色的黎明;他們,有的從風華正茂的青年,變成兩鬢斑白的長者,數十年如一日,酷暑和嚴寒能夠證明;他們,有的胸懷嶄新憧憬,踏著世紀曙光,加人到奉獻者的行列,面對挑戰,信念如虹……我心靈天空上的這些群星,正是市委辦公室各項工作的忠誠實踐者,而這個團隊的領跑人,高瞻遠矚、胸懷全局,像柔和的月光,給群星以清風、雨露般的關愛、呵護。是啊,他們有著共同的品格,就是榮辱分明;有著共同的情操,就是默默付出;有著共同的心愿,就是盡職盡責;有著共同的作風,就是嚴謹細致;有著共同的精神,就是堅韌不撥。其實,他們最大的相同之處是,都保持著心靈天空的寧靜。您可以說他們做的事情很平常,但創造的業跡卻不平凡;您可以說他們的工作很簡單,但達到各方面滿意卻不容易。
仰望滿天星月,我猛然發覺自己是那樣的渺小。我的心靈,開始從躁動變得安寧;我的思緒,開始從起伏變得平靜;我的目光,開始從眼前投射到天空。
朋友,在這個五光十色的世界上,有許多事情真的并不比抬頭看天更重要。讓我們把目光投向寧靜的天空吧,那里閃爍著永不褪色的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