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城東街道光明社區干部張一凡時刻奮戰在疫情一線,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 ,為城東街道疫情防控做出重要貢獻。張一凡積極參加村街疫情防控志愿服務行動,肩負起走訪排查、宣傳、疫情檢查站執勤等工作,用實際行動兌現入黨諾言,充分發揮了一名基層黨員先鋒模范的作用。
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口罩、體溫計等防護用品成了防疫最難得、最需要的物資,也是堅守在疫情防控一線黨員干部以及志愿者們最不可缺少的裝備,在一線執勤的張一凡心里想,疫情檢查點工作人員經常與外來人員接觸,他們的工作潛在風險比起群眾危險多了, 他們是社區群眾最后一道防線, 一定不能出現任何閃失和問題。于是他下定決心:“無論如何也得保護好志愿者兄弟們!”于是張一凡竭盡所能,找遍了所有生意伙伴和朋友,多次向街道和光明社區捐獻防疫物資。截至目前,他捐獻醫用口罩5000個、電子體溫計14個、84消毒液200斤等,用實際行動詮釋了黨員的責任與擔當,為當地抗擊疫情志愿者們的生命健康提供了保障。
為了增強居民對疫情的防控觀念,張一凡每天親自上陣,把自己的面包車作為宣傳車穿梭在大街小巷,進社區、入村莊,把疫情防控知識送到千家萬戶,每天早上出來,中午從未回過家,渴了喝杯水、餓了吃包方便面,累了就在車上瞇一會,晚上還要在卡點值班,盡管如此辛苦,但是他還是任勞任怨,無怨無悔,堅持每天出車宣傳!因為他心里時刻牢記著入黨誓言的那一句: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
“隔門不隔心”,入戶排查暖人心。“您好,我是光明社區干部張一凡,請問最近有沒有湖北或武漢的親人來訪?”“請問家人中有沒有感冒發燒的?”……這是他每天入戶的開場白。自1月26日起,張一凡帶領廣大志愿者一起投入到疫情大排查工作中。為了不占用社區公共資源,不漏接居民疫情電話,所有工作人員全部用自己的手機進行電話排查,并反復叮囑居民做好疫情防護工作,提醒居民時刻關注自己身體狀態。通過網格化管理、地毯式排查,光明社區筑起疫情防控的堅實屏障。
“微信運動幾萬步”,疫情宣傳樹信心。受疫情影響,春節期間大家都被“禁足”家中。然而,然而張一凡等社區工作者日行幾萬步卻成為常態。為進一步擴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宣傳覆蓋面,確保信息傳遞及時準確,在這個非常時期,張一凡和社區工作人員爬上一層層樓梯,穿行在一個個街口,一次次站在不理解、抱怨聲不斷的居民門前,用真情感染著轄區每家每戶。
張一凡白天與志愿者一起廣泛宣傳,組織勸導,晚上在值班卡點通過媒體及抖音及時關注疫情發展情況,多次利用抖音平臺語重心長地宣傳防疫的重要性,勸導大家少出門,多在家,用實際行動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勇當戰‘疫’排頭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