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需要重如山
—記市抗擊新冠肺炎英模、市醫院主治醫師張書
疾風知勁草,烈火見真金。在生與死考驗的關鍵時刻,總有不屈的身影沖鋒在前。在抗擊新冠肺炎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中,一位白衣戰士用行動弘揚了革命人道主義精神,用生命履行著為人民利益隨時犧牲的莊重誓言。第五醫院赴武漢醫療隊的張書便是其中的優秀代表。
2月中旬,經批準,全軍緊急選調醫護人員支援武漢武漢醫院抗擊新冠肺炎。消息傳到市醫院,傳染科主治醫師張書心情激動不已。他想給人們帶來了災難。在人民的生命受到威脅時,作為人民軍隊中的一名醫務人員必須履行自己神圣的職責,在人民需要的時候,沖鋒陷陣,抗擊新冠肺炎。于是,張書便主動向院黨委寫了請戰書,要求到武漢參加抗擊新冠肺炎的戰斗。經過院黨委的研究考察,決定讓他參加武漢醫院對新冠患者的救治工作。
2月26日下午,張書乘坐上了北上的列車。而也就在此時,張書遠在鄧州市老家的78歲的老父親患肺癌已到晚期,正在醫院搶救。在赴京的列車上,張書給在老家的弟弟打了電話:”弟弟,因抗擊新冠肺炎的需要,我去武漢武漢了。請你好好照顧老父親,替我盡一份孝心。千萬不要告訴他我去武漢抗擊新冠肺炎了,本來他老人家已經夠痛苦了……“電話未打完,張書已泣不成聲了。
2月27日晚8時,張書同戰友們一起入駐了武漢醫院。在短短兩天的戰前培訓班上,他們向院領導和戰友們一再表示,一定不辱使命,堅決完成軍委交給的戰斗任務,為奪取抗擊新冠肺炎勝利、捍衛人民生命安全做出自己的貢獻。3月1日晚8時,武漢醫院第一批新冠患者住進醫院接受救治。病房就是戰場。作為一位傳染科醫生,張書有著診斷、救治方面的專業技術。于是,他向所在的八病區主任請求值第一班崗。3月2日下午,張書與崔寧接到通知:首批患者被轉進醫院,八病區來19人。張書、崔寧以及護士于變等立即穿好防護服,進入隔離病區,投入到緊張的診斷救治工作中去。是一種傳染性極強的傳染病,有一批同行不幸交叉感染,甚至有的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但是,作為醫生,我們應該首先想到的是救治好那些不幸患了新冠的人的生命,自己不能因怕感染而臨陣脫逃,而應該義無反顧。”張書說。在武漢醫院的50多天里,張書履行著醫務人員的責任,置個人安危于不顧,克服了工作中的重重困難,精心救治著新冠患者。他們在隔離病區值班,一^班就是6個小時,大小便不能在隔離區,要到限制區解,得一層一層地脫下防護服。離開隔離區還必須洗澡、消毒,在限制區解過大小便后,進隔離區還得要洗澡、消毒,穿上防護服。為了工作,他堅持不喝水、少喝水。
傾注愛心,生命至上。張書在武漢醫院救治新冠患者的工作中,不畏艱險,時刻牢記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處處發揚了救死扶傷的革命人道主義精神,對每一位新冠患者奉獻著自己的愛心。病區10床一個叫譚玉儉的新冠患者,妻子和女兒均被新冠病魔奪去了生命,精神幾乎崩潰,成日少言寡語。張書除了精心為他治療外,還對他實行心理療法,做他的思想工作。在他的精心治療下,譚玉儉的病情日趨好轉,心理恢復正常,不久便病愈工作。譚玉儉出院時還專門向張書和他的戰友們寫了封感謝信,稱他們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
自古忠孝兩難全。3月5日以后,張書所在的八病區新冠患者增加到38人,也正是他的救治任務最繁重的日子。張書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救治新冠患者的工作中。3月9日晚,張書像平日一樣,準備洗漱完畢早點休息,好在次日1時接班。突然,電話鈴聲響起,他拿起電話一聽,是他在武漢的叔叔打來的:“張書,吿訴你一個不幸的消息,你父親他已……,張書得知,年邁的老父親已于當日1時與世長辭。老人在彌留之際,知道兒子在武漢抗新冠。他說:”讓張書在武漢好好盡義務,抗擊新冠肺炎……“頓時,張書握著電話筒,便止不住失聲痛哭。”老人家,我對不住您呀,病中你兒子未能在床前盡孝;您老后,兒子我又不能為您送行……“張書極度悲慟。”薛醫生,今天我替你值班,你休息休息吧。“同宿舍的一位醫生勸他。”沒事,我頂得住。“3月10日1時,張書擦干淚水,到隔離區穿好防護服,又專心致志地為新冠患者開藥、輸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