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我喜歡一個人坐在桌前,喝一杯冒著白霧的花茶,翻看那一卷卷書,在發黃的書頁中尋覓文字的腳印……春天,我在詩詞中聆聽那悠揚的歌聲。
玉蘭樹下,那一條鋪滿白色花瓣的長発上,我信步游走在詩詞中。上古的關關雎鳩和呦呦鹿鳴,漢代的結發夫妻和對酒當歌,盛唐的松間明月和大漠孤煙,宋朝的綠肥紅瘦和怒發沖冠,明清的滾滾長江東逝水和化作春泥更護花……從風花雪月到悲歡離合,詩詞,這沉淀了千年的古色古香,仿佛正待我伸手翻開。那些浪翻千堆雪和桃花笑春風,常令人忘卻今夕是何年。
夏天,我在散文中觀賞那繽紛的色彩。
樹上的蟬聲一浪高過一浪,草叢中的蟲子和著歌聲進行演奏。我置身于這一大合奏間,腿上攤放著一本散文集。隨著書一頁一頁地翻過去,我徘徊在散文中。你看,百草園里,幼年的魯迅在一個勁地摘覆盆子,也不管手指被刺破了;巴金筆下的那棵“鳥的天堂”——大榕樹上,小鳥在盡情歡唱;荷葉在清風中搖曳著,搖碎了一池月光,也搖碎了朱自清漫步的倒影。父愛如山,朱自清父親的背影在我的淚眼中模糊;母愛如水,老舍母親的辛勞和慈愛讓我的心隱隱作痛……這些被時光打磨得晶瑩剔透的文字,在從樹葉間隙里透進來的陽光的照耀下,一如熠熠閃光的鉆石,放射出智慧的光芒。秋天,我在名著中咀嚼那金黃的味道。
金色的書頁,從空中打著旋兒飄落,一陣略帶寒意的涼風拂過,將一片黃葉攜至我的膝上。我換了一個舒服的姿勢,繼續漫步在名著中。在羅貫中筆下,呂布一人對陣劉、關、張三人,卻毫不驚慌,刀光劍影在我眼前飛快地閃過,耳邊也呼呼生風。在曹雪芹筆下,黛玉憐惜落花,卻其實是憐惜自己。花與人驚人地相似,讓她和花兒惺惺相惜。又是一片黃葉落,我不禁為黛玉哀嘆。《西游記》里的妖魔鬼怪讓我總是疑神疑鬼;《水滸傳》中一場又一場的廝殺,讓我毛骨悚然……名著里的故事總是那么耐人尋味,讓我放不下。
冬天,我在詩歌中感悟那潔白的情懷。
窗外揚著紛飛的大雪,世界被塑成了晶瑩的宮殿。手中的熱水袋只有殘余的幾絲溫度,桌上攤開的詩歌溫暖著我的心。從一顆沙礫中我看出一個世界,將永恒在一剎那間收藏;我在沙灘上看海,看那讀不完的生命啟迪;我看詩中一棵白樺,在燦爛的金暉里閃著晶瑩的雪花;我想著太陽快點出來,好推開窗戶,像詩人那樣把陽光接進來……詩歌是多么美好呵,一如窗外這個晶瑩的宮殿。
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我徜徉在書海中,聽——書在我耳邊淺唱低吟。
小作者以四季為序:春天,我在詩詞中聆聽那悠揚的歌聲;夏天,我在散文中觀賞那繽紛的色彩;秋天,我在名著中咀嚼那金黃的味道;冬天,我在詩歌中感悟那潔白的情懷。言簡意賅,提綱挈領,結構完整,也不乏意趣。語言優美精練,謀篇布局精巧,可見堅持閱讀帶給小作者的文筆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