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農村的改革和發展已進入一個新時期,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如何做好當前的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工作,是一個迫切需要研究的課題。通過參加第三批先進性教育活動,我對農村黨員干部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中,如何發揮黨員先進性作用,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一、消除“三種心態”,增強抓好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一是必須消除輕視黨建工作的心態。有少數農村黨員干部,把“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錯誤地理解為黨建工作是軟任務,經濟工作是硬指標。認為當前只要集中精力把經濟工作搞上去就行了。因此,主觀上沒有投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抓黨的建設工作,在一定程度上還擔心抓黨建工作會分散經濟工作的精力,容易形成顧此失彼。這種片面的認識必然會導致在思想上淡化黨建工作,在行動上放松黨建工作。對此我們必須有一個清醒的認識,應當明確黨建工作和經濟工作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因為圍繞經濟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經濟是新時期黨的建設的顯著特征。各級黨組織必須充分認識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中做好基層黨建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正確處理好堅持改革、發展、穩定同堅持黨的領導,搞好黨的建設,發揮黨組織作用的關系,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松和忽視黨建工作。
二是必須消除畏難心態。一些農村干部認為,當前農村基層黨建工作面臨許多情況和問題,處理這些問題的困難多、壓力大,感到抓黨建工作力不從心,解決困難無能為力,自覺不自覺地對黨建工作缺乏信心,產生了無所作為的消極情緒。工作中缺乏開拓創新意識,按部就班,不調研,不思考,唯上,唯書,不唯實,就黨建抓黨建,有的村支部書記本身的工作不知道如何抓好,工作實績平平,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沒有充分發揮,影響了黨在人民群眾中的形象。因此,必須堅持看主流、樹信心,消除畏難情緒,堅持看積極效應,振奮精神,自覺消除負面影響;堅持搶抓機遇,開拓創新,堅定做好黨建工作的信心和決心,保證把黨建工作做實做細,做出成效。只有這樣,才能找準經濟工作和黨建工作的聯系點和切入點,不斷探索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使黨建工作與經濟工作相得益彰,共同發展Q三是必須消除盲目樂觀主義心態。近年來,黨和國家在加強基層黨建工作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同時也開展了多種形式的黨建工作,特別是通過“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學教活動,組織得到了加強,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一些干部產生了盲目樂觀的心態。但必須看到,農村基層組織還存在四個方面的突出問題:一是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亟待提高;二是農村黨組織和干部存在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不適應的問題。一些農村基層干部不能自覺利用黨紀、國法約束規范自己及村民的行為,沒有很好地利用行政、法制的手段對群眾的利益和行為進行調整,遇到難度較大的工作,要么放任自流,要么裝看不見,甚至對群眾的無理要求也隨意遷就,結果造成基層黨組織工作出現不良循環,影響黨在人民群眾中的威信,使得農村工作越來越不好做;三是如何建立農村基層組織機制問題。使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由過去的運動式、突擊式走上經常化、規范化的軌道;四是真正推行村務公開問題,讓群眾在“明白”中滿意。廣大農民群眾對黨員干部最大意見,就是決策不民主,辦事不公平,財務不公開,許多工作都是“暗箱操作”。今后,要在村務公開、政務公開的基礎上,真正地把政務、財務、村務等農村社會熱點問題全部納入公開范圍,并向村民小組延伸,給群眾一個明白,還黨員干部一個清白。做到辦事依據、辦事程序、辦事標準、辦事結果、整改措施全面公開。
二、抓好“五個環節”,確保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各項工作落到實處一是抓教育,切實提高農村基層黨員干部的思想覺悟以及帶領群眾致富奔小康的能力。要重視加強農村黨員干部的政治、思想、理論建設,用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及現代科技知識武裝黨員干部的頭腦。在發展市場經濟的今天,農村各級黨組織在著力提高農村黨員千部為人民服務思想覺悟的同時,要教育他們不斷增強為人民服務的能力,使農村黨員干部努力做到科技興農先學一步,在農村產業結構調整上先走一步,在發展二、三產業上先干一步。鼓勵他們帶頭致富的同時,還要做農村政策的宣傳員,向農民群眾及時、準確地提供各種政策信息、科技信息等,幫助農民解決“市場要什么,種什么賺錢”的問題,做發展經濟的服務員,向農民群眾提供生產經營所需要的資金和農用生產資料等。通過組織發動黨員干部為農民群眾搭臺子、出點子,努力走出一條先富幫后富、齊幫困難戶的路子,全心全意帶領群眾共同致富奔小康。
二是抓班子,切實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一把手”隊伍建設。在農村,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貫徹落實,要通過基層黨支部一班人向全體黨員和群眾進行灌輸,帶領大家付諸行動。其中支部書記的作用最大,書記是農村黨支部的核心,是發揮支部戰斗力的關鍵,是帶領群眾實現共同致富的帶頭人。從上半年村級班子換屆選舉就可以看出,什么地方村班子凝聚力、戰斗力強,什么地方群眾信任度就高,選舉工作就順利;反之,換屆選舉工作就難以順利進行。因此,要把人選準、把班子配強,把那些真正“靠得住、有本事”的人選進村級領導班子,特別是要選準配強村黨支部書記。同時,還要著眼于村級班子的長遠建設,做好在青年農民中培養后備干部和做好在優秀青年農民中發展黨員的工作,通過增強班子領導抓經濟工作的意識和能力,加大扶貧攻堅力度,增強農村經濟活力,推進農村小康建設。
三是抓機制,深人開展好黨建活動。要圍繞我村黨支部的三年社會經濟發展規劃,努力提高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整體水平。要建立和落實書記責任制,充分調動抓好這項工作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要借鑒和運用已有的成功做法和經驗,進一步研究深化黨建的有效辦法,推動這項工作經常化、制度化、規范化發展,努力形成“干部經常受教育,農民長期得實惠,組織持久得到加強”良好的工作局面。
四是抓作風,切實保證農村基層黨的思想建設健康發展。從群眾+來,到群眾中去,是黨的群眾路線,也是密切黨群、干群關系的一項重要措施。農村基層黨組織要通過開展串百家門,知百家情,解百家憂,凝百家心,辦百家事,致百家富、慰問貧困戶和特困黨員、幫助失學兒童,為失學兒童捐資助學、做示范,傳經驗,幫致富,當模范等為主題的黨的溫暖送萬家活動,促使農村黨員從思想上思民、感情上愛民、行動上為民,自覺做到以人民的利益為最高利益,以人民的意愿為第一信號,以人民的需要為首要任務。
五是抓載體,調動廣大黨員的積極性,為其發揮作用提供廣闊空間。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要多開展一些結合和服務于農村經濟的主體活動,這樣既可以加強、改進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為黨建工作不斷注入新的活力,又可以對農村經濟建設的發展和改革開放的深化產生有力的促進作用。如“五個好村黨支部”創建活動,農村黨員干部遠程教育活動的目標管理等活動。實踐證明,這些活動無論對于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還是促進農村經濟發展,都產生了極其重要的推動作用。在今后的工作中,還要不斷通過深化一系列主題活動,使農村基層黨員干部強化對黨時根本宗旨的理解,明確對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的認識,增強搞好農村各項工作的責任感和主動性,形成“敬業、愛崗、奉獻”的良好風尚,在實施黨的偉大工程中建功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