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通訊的格式寫法
1.標題通訊的標題一般跟記敘文的標題比較接近,多數為單行式;有的有副標題,也只是交代報道的對象和新聞的來源。通訊的標題既可直接揭示新聞事實,也可曲筆達意。
如《百姓心中的豐碑―追記公安局長的楷模任長霞》,該標題就直接敘述新聞人物,正標題虛寫,點明任長霞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和影響;副標題直接體現報道的具體對象。再如《急診,你為什么急不起來?》,通過運用擬人和反問的手法,針對醫院急診室缺醫少藥、形同虛設的事實予以質疑,引起人們的關注和思考。這些標題形式,都是不拘一格、機動靈活的體現。應該說,通訊的標題只要能夠很好的表情達意,能夠為通訊的主題服務,就應該允許大膽創新。
2.開頭通訊的開頭多姿多彩,不拘一格,最為常見的開頭形式有以下幾種:
(1)直人式。是指開門見山地直接敘述人物、事件,以情節的盡快切人來吸引受眾。例如《目擊楊利偉飛天歸來》的開頭:“今天清晨6時23分,中國首飛航天員楊利偉乘坐‘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從太空歸來,平穩著陸于內蒙古中部草原。”短短的一句話,交代了新聞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直接、概括地切人到新聞報道的正題中。(2)描寫式。從新聞現場的環境氛圍或人物的形象、行為人手,在交代相關人物事件的環境中展開對主體內容的詳盡描述,在對人物形象或行為的刻畫中為人物樹立一個清晰的形象,給受眾一個深刻的印象。如2005年10月23 日《人民日報》的通訊《荷蘭迎來“中國熱”》的開頭:“舞臺上,舞蹈《秦王點兵》正在表演,音樂尚未停止,劇場內已是掌聲一片。當4位舞者做完動作最終謝幕時,坐在記者旁邊的一位荷蘭觀眾一躍而起,忘情地鼓掌……”這篇通訊就是從新聞事件的現場環境氛圍人手的開頭形式,給人以熱烈生動、身臨其境之感。
(3)引用式。通訊的開頭直接引用詩詞典故、名人名言,這樣不僅裝點了通訊的藝術形式,更為主體的敘寫營造有力的文化氛圍。同時,通訊的開頭也可直接引用新聞事件中人物的語言,包括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這種語言要經典、簡明,富有個性、飽含深意。如例文7-2一1《基層法官的好榜樣―記黑龍江省寧安市人民法院東京城法庭審判員金桂蘭》的開頭,就引用了金桂蘭工作筆記中的一段話,這段精彩的話印證了金桂蘭愛崗敬業、樂于奉獻的精神世界。(4)介紹式。在通訊的開頭可以介紹新聞事件的緣起、結局或人物的生平、事跡等,使受眾從總體上把握事件的思想內容或人物的身份品質,對主體的展開起著總領和鋪墊的作用。如2005年10月27日《光明日報》的通訊《忘我人生―記中共廣靈縣委組織部組織科原科長梁樹江》的開頭:“他被確診患有胰腺癌,醫生說他的生命最長不過兩個月時間,他沒沮喪害怕過什么,一做完檢查就到辦公室上班。……臨終前一個月,他全身劇痛,但他還堅持學習先進性教育活動的有關材料,并在上邊畫了許多圈圈點點。這位面對死神仍忘我工作忘我學習的人,就是今年6月病逝在先進性教育工作崗位上的年僅40歲的山西廣靈縣委組織部組織科原科長梁樹汀。”這個開頭通過介紹人物在病魔纏身的情況下仍忘我工作、忘我學習的感人事跡,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5)評議式。媒體針對新聞事件或人物本身的價值、意義、影響等做出客觀公正的評價,給受眾以情緒上的感染和思想上的啟迪,并為下文主體新聞事實的敘寫定下基調。如2005年10月27日《光明日報》的通訊《“數字十運” 展風采》的開頭部分:“十運會賽事精彩,移動通信保障也別出心裁。由于十運會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舉辦前最后的一次全國性運動會,因此可看成是對我國競技體育水平和辦賽能力的一次大檢閱,同時也是通信服務的一次大演練。電信運營商在十運會上的實戰經驗,對服務奧運會將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整個段落通過對移動通信在十運會上數字保障的概括報道,引出這一實戰經驗對于2008年北京奧運會所產生的推廣意義。由此及彼,評論恰當、確切。
3.主體主體是通訊的主干部分,是對事件或事實報道的核心。從通訊的內容來看,敘述單一事實的,多采用縱式結構,而敘述較為復雜的通訊多采用橫式結構或縱橫結合式結構。
(1)縱式結構。即按單純的時間發展順序、事物發展的順序、作者對所報道事物認識發展的順序、采訪過程的先后順序等來安排層次。在這種結構里,時間發展的順序、情節展開的順序、作者認識事物的順序成為行文的線索。在采用這種結構時,要詳略得當,布局巧妙,富有變化,避免平鋪直敘。如 2005年11月2日《人民日報》的通訊《面向未來世代友好―胡錦濤總書記會見中越青年代表》,從“當地時間15時30分左右”寫起,既按照事件發展的順序,也按照中越兩位總書記會見兩國青年代表這一中心事件的發展順序,脈絡清晰、重點突出。
(2)橫式結構。是指用空間變換或按照事物性質來安排材料。這種結構概括面廣,要注意不同空間的變換,恰當地安排通訊所涉及的各方面的問題。采用空間變換的方法組織結構時,要用地點的變化組織段落;按事物性質安排結構時,要圍繞主題,并列地寫出不同的幾個側面。常見的有:
①空間并列式。圍繞一個新聞事件所體現的不同空間、不同領域內所發生的動態事實或人物的行為活動來安排材料。如新華社記者采寫的《今夜是除夕》即屬此類。文章開篇之后,分別寫了五個地方的人們做著日常工作的情況―在中央電視臺:不笑的人們;在長途電話大樓:傳遞信息和問候;在紅十字急救站:救護車緊急出動;在北線閣清潔管理站:“城市美容師”的話;在婦產醫院:新的生命誕生了。
②性質并列式。圍繞一個新聞主題,選擇性質上互不隸屬的事實材料,即按新聞事實各個側面之間的關系來安排材料。如例文7一2-1《基層法官的好榜樣一記黑龍江省寧安市人民法院東京城法庭審判員金桂蘭》,主體中通過 “公正如山”、“愛心如水”、“廉潔如玉”、“堅強如鐵”四個小標題,從四個側面謳歌了金桂蘭默默奉獻的崇高品質。
③群相并列式。抓住新聞的主題,通過不同人物及其事跡來組織材料、再現其新聞價值。如2005年10月27日《光明日報》的通訊《黨支部―科技創新的旗艦―記北京化工大學科研團隊黨支部的先鋒作用》,緊緊圍繞科研團隊黨支部的先鋒模范作用這樣一個主題,通過譚天偉、楊萬泰、張立群等黨員干部在科技創新中的先鋒模范作用,體現了科研團隊凝聚人心的無窮的精神力量。(3)縱橫結合式結構。是以時間順序為經,以空間變化為緯,把兩者結合起來運用。此結構多用于事件復雜而時間、空間跨度廣的通訊,如2005年11 月14日《人民日報》發表的通訊《為了人民的健康與安全―寫在防控禽流感關鍵時刻》,就是以時間為經、空間為緯來組織主體結構的。其中,主體中的前半部分主要按時間順序,從“11月2日”寫到“11月8日”;主體的后一部分主要是以空間為序,從遼寧的黑山、北寧到湖北的京山等地,作者通過對空間材料的組織,使“疫情嚴峻,不容懈怠”的抗擊禽流感形勢在主體內容中得以進一步強化。
4.結尾通訊的結尾應該是言簡意賅的收束之筆、耐人尋味的點睛之筆。總結一些通訊的結尾方式,在這里列舉幾種較為常見的結尾技巧。
(1)評議式結尾。這種結尾方式通常以總結性的句式點明新聞事件的主題思想,即所謂的卒章顯志,這種寫法符合人們認識事物時從感性到理性、從現象到本質的思維規律。
(2)引用式結尾。這種結尾類似于通訊開頭所采用的引用法。也就是說,在通訊結尾處同樣可以引經據典、也可以直接引用新聞當事人的言詞觀點。
(3)展望式結尾。在通訊寫作中,針對一些新聞事件的動態特點或是發展變化的不固定性,依據主體內容的現實基礎所做出的富有前瞻性的預測、憧憬和展望。
(4)補充式結尾。在通訊寫作的過程中,有時根據內容表達的需要,要把那些與主要事實材料相關、但又不需濃墨重彩的材料有意放在結尾,做必要的補充交代;有時為了使新聞事實的動態性得以突出,有意將一些新聞事實留到最后顯現出來,表面上是補上一筆,實是為了強化人們對新聞事實的進一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