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飄香的季節,一個周末的下午,陽光鋪滿了晉安河水面,我和爸爸提著一根釣竿來到晉安河邊釣蟛蜞。爸爸說,蟛蜞是螃蟹的一種,生活在河邊的淺灘泥沙中。40多年前,晉安河里里蝦歡游,蟛蜞到處爬動,后來,河水被嚴重污染,這些小動物死絕了。1998年引來閩江水沖污,晉安河才漸漸有了生機,前陣子居然看見有人在河邊釣蟛蜞,還釣到不少呢!
我們來到岸邊,舉著釣竿,釣繩末端系著一小塊肉餌。我們貓著腰,瞪大眼睛,盯著駁岸浸水處的淺灘泥沙,尋找目標。只見泥灘上有一個個小洞,大小如里丸,洞口朝天,洞底入水,洞旁卻見不到那蟛蜞的蹤影。爸爸說:“蟛蜞這小家伙可機靈啦,豎著兩個可搖動的眼睛,老遠老遠就發現我們,躲到水中了。”我們屏住呼吸,悄無聲息地等待著目標的再次出現。不一會兒,果然有一只小家伙渾身沾泥爬出洞口,悠閑自在地趴茌小石頭上曬太陽,嘴里還吐著小泡泡。我興奮得快要喊出聲來!爸爸連忙制止了我,叫我把釣繩甩進來,讓肉餌靠近它。真可恨!它太鬼了,發現“敵情”一下子就潛回水里不見了。爸爸說:“沉住氣,不要急。”真的,眨眼間,又有一只“小精靈”爬出洞了。我趕緊小心翼翼地將釣餌移到它的眼前,輕輕地上下抖動,讓它以為這是一只會動的昆蟲,好吃極了。你看,你看!它正在用自己的大“鉗子”試探地碰碰肉餌,碰呀、碰呀,大概認為沒啥危險了,就狠狠地一下子鉗住往嘴里送。說時遲,那時快,爸爸示意我迅速提竿。我一抬竿子,那小東西還舍不得到嘴的肉,還是緊緊夾著肉餌,稀里糊涂地被提到岸上,又被爸爸手中的小塑料桶接住了。我重重地抖動釣繩,小家伙只好放棄肉餌,慌張地在桶底爬著,一邊爬還一邊舉起兩只大蟹鉗示威。我激動得跳起來了,連聲喊道:“我成功了,成功了!”這畢竟是我平生第一次親手釣到獵物呀!
太陽偏西了,我最終釣到十來只小蟛蜞,又蹦又跳地往家里跑,準備將這些“戰利品”當籠物養起來。爸爸說:“現在市里正在把晉安河兩岸的下水道污水全部截引到污水廠去。不久以后,河水環境將會更好,就會有更多的蟛蜞棲息在這里,甚至還會有螃蟹。我們善待了晉安河,晉安河也會無私地回報我們。”
點評:文章生動細膩地描寫了作者河邊釣蟛蜞的情景,童趣盎然,令人愛讀。較好地表現了“善待自然,與自然相和諧”的主題,喚起讀者對治理福州內河使之又能釣魚摸蝦抓螃蟹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