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一個學校唱完了歌,我們總是報以熱烈的掌聲,表示對演員的祝賀和謝意。
天氣愈來愈冷了,我們都凍得瑟瑟發抖,肚子也咕咕直叫?墒,我們這個中隊還秩序井然地坐在那里。
演出開始了,我們大家齊心協力,盡情地唱啊,跳啊。哪一場演出不濕透一身服裝?我們的汗沒有白流,每場演出都是觀眾爆滿,掌聲不斷。
我們伸出了自己的拳頭,身體不停地扭動著。一會兒像小鴨戲水,一會兒又似鯉魚跳躍。
粉紅色的體操衣在燈光的照射下顯得分外耀眼,淡藍色
的紗巾隨著手臂的舞動時而飄向天空,時而甩向地面。
江濤表演的啞劇《上班》使全場哄堂大笑。你瞧他,伸伸懶腰,起床了,一看表,大吃一驚。匆匆忙忙一邊刷牙,一邊將起袖子看表。
我鼓足勇氣,挺起胸脯,放開喉嚨,縱情地唱著第一支歌。我唱得高昂、雄壯有力。臺下響起了暴風雨般的掌聲。
我低著頭,不敢向左右看一眼,臉上熱烘烘的,急匆匆地走上舞臺。
紅色的扇子隊,綠色的綢舞隊,黃色的腰鼓隊,載歌載舞地入場了。隊形不斷地變換著,各種圖案令人眼花繚亂。
當我彈完最后一個音符,雙手慢慢離開琴鍵時,臺下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
上百名少先隊員身穿夭藍色服裝,跑向舞臺,跳起了歡快的銅鈴舞。銅鈴搖動著,發出清脆的聲響,悅耳動聽。
你看,身著白色盛裝的鼓樂隊,邁著整齊的步伐,吹吹打打,左右穿插,不斷地變換著造型。
“最后一個節目是大家盼望已久的”,說到這兒,我故意頓了頓,然后提高聲音說:“男高音獨唱,表演者―校長。”
他笑瞇瞇地走上舞臺,順手拿起一本書卷起當話筒。他的嗓子是“豆沙喉”,唱起歌來像打銅鑼,惹得我們哈哈大笑。
緊接著是我的小提琴獨奏。開始我有點緊張,但看到臺下的觀眾向我投來期待的目光,我的心慢慢平靜下來,進入了角色。
媽媽放開嗓子深情地唱起來。她那甜美的歌聲吸引了所有的觀眾。媽媽平時喜歡唱歌,現在“英雄”總算有了用武之地了。
哥哥不慌不忙地走到舞臺中央,充滿信心地彈開了。此時,哥哥仿佛是個大音樂家。
輪到我表演了,我為大家朗誦了一首英語小詩。朗誦的時候,我的心坪坪直跳。老天保佑,出乎意料的是還受到了歡迎。
姐姐雙手握著口琴,一個音一個音吹得毫不含糊。妹妹的雙手在電子琴上時起時落,好像一位仙女在翩翩起舞,彈得歡快、輕松、自然。兩人的演奏真是珠聯壁合。
小白兔站在象伯伯的頭上,翹起短尾巴,揮舞指揮棒,有力地指揮著大家演奏。大象伯伯吹著小口琴,越吹越高興,不禁甩動起長鼻子來。
我大膽地走上舞臺,拉了一首《濟公》主題曲。隨著那詼諧的旋律,臺下傳來了雷鳴般的掌聲。
歌唱家們演唱了《圣母頌》、《云雀》。特別是在用英文演唱《洪湖水,浪打浪》時,場內氣氛歡快、熱烈,掌聲和演唱的時間一樣長。
小花鹿溫文爾雅地拉著小提琴,還隨著節奏不住地微微點著頭。
華彩樂段結束后,歌聲漸漸弱了下來,終于悄然無聲,消逝在去夭國的路上……過了一會兒,似乎人們才回到塵世,清醒過來,掌聲爆起,經久不息。
黃牛鼓起腮幫,使勁地吹著圓號,還蹬著腳打拍子;小豬吹著小號兒,高興地瞇起了眼睛。
劉琳帶著微笑,用柔和的語調朗誦著。同學們一個個端坐著,身不動,眼不眨,完全入迷了。
熊貓拉著手風琴,有點兒得意地聳起了又圓又紅的小鼻子。聽!這聲音多美呀!
王峰扮演了一個小丑,他頭上戴著西瓜皮帽,畫了個大花臉。上身穿了件姑姑的花衣服,下身運動褲倒穿著,鞋子一大一小,逗得大家捧腹大笑。
看!兩只美麗的孔雀戴著漂亮的金冠,穿著五彩繽紛的花衣,陶醉了的眼神,夢幻般的音樂在凝結的空氣中融為一體。
他走上舞臺,吹起了悠揚的樂曲,他吹得這樣嫻熟、流暢
那樂曲一會兒把我們帶進大森林,一會兒波瀾壯闊的大海又呈現在我們面前。
演出過程中,我摔了好幾個“狗吃屎”,爬起來時像個大花臉。大家看著我的熊樣,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那笛聲婉轉、悠揚、時高時低,時緩時急。月亮聽了彎下了腰,好像被迷住了;星星也眨巴著眼睛;小草搖擺著身軀,好像在隨著笛聲跳舞。
他雙手時起時落,腦袋時而向左側,時而向右側,彈起了施特勞斯的《藍色的多瑙河》。
觀眾看到我一只手一根棍,奏出的樂曲那么好聽,都呼啦一卜子站起來。這時我更來勁了。
女同學頭戴蝴蝶花,身著紅色上衣,又配了一個黑色的小兜兜;男同學頭扎白毛巾,腰系紅綢帶,隨著一聲銅拍響,便劈哩叭啦地表演起來。
小紅抱著吉它上臺了,臺底下的觀眾哄堂大笑起來,有的笑彎了腰,有的笑出了眼淚,有的笑得前仰后合。
我扭著身子,伸著懶腰,閉著眼睛,怪聲怪氣地拉長聲音,扯著嗓子便喊:“我的名字叫狐貍……”頓時,臺卜爆發出一陣笑聲。
我上場的時候,心里“砰砰”直跳。但腦子里卻只有一個念頭:一定要把節目演好。
我腳穿破布鞋,頭戴濟公帽,身穿長大褂,手里拿著一把破扇子,嘴里念著“阿彌陀佛”,在音樂的伴奏下,頭一伸
一縮地走上臺來。
我們懷里抱著吉它,踏著整齊的步伐走上臺,熟練地彈著吉它,唱起了我們自編的儀新年好》。
擠進禮堂的觀眾越來越多,歡樂的樂曲越奏越響。人們的喝彩聲,同學們的歡笑聲一浪高過一浪。
“濟公”走到臺中,繪聲繪色地講起了飛來峰的故事。他嘴里給我們講“濟公造佛”,手卻掀開一塊綠綢―喲!彌勒菩薩!
只見他昂著頭,朗誦起《春到水山公園》。他的聲音充滿感情、自然親切。同學們不約而同地鼓起掌來。
同學們一邊給她們整理服裝,一邊一個勁地鼓勵。啊,該我們班了,頓時,一雙雙眼睛瞪得大大的,一顆顆心懸得高高的。
只見四位小朋友打扮得像新疆的小孩子,手和腿上都綁有小鈴豉,頭戴精致的小新疆帽,一扭一扭地跳起了新疆舞。
小天使們在音樂聲中、在陽光下翩翩起舞,舞姿優美,動作輕盈,宛如一只花蝴蝶在花間飛舞。
誰料到,李菲卻邀請我和他一塊表演。哎!這真是“自作自受”呀!“好意”難卻,我只好和他一塊演了“獨家所
創”的啞劇《豬八戒吃瓜》。
十幾位彝族姑娘穿著漂亮的民族服裝登場了。她們載歌載舞,百折裙擺動起來,使人想起了五彩繽紛的孔雀開屏。
報幕員剛退回后臺,臺下就議論開了。“都姓路,是哥倆吧?”我和爸爸走上臺,立刻引起了觀眾的歡笑。
!一個臟和尚從“四樓”走了下來,他還是那身打扮:打滿補r的灰衣服,毛毛糙糙的破僧帽,再加一把破蒲扇。
綠綢舞姿輕盈美妙。每個表演者都像一株茁壯成長的小
苗,綠得像翡翠,又像活潑的翠鳥。
一個年輕的女高音演唱了最輝煌的華彩樂段。這個樂段采用了回旋曲線式結構,不斷地反復那悅耳的主旋律。
節目一個一個地表演著,有的令人感嘆不已,有的讓人哈哈大笑,有的使人回味無窮。
一張張笑臉像一朵朵盛開的花,場內的小演員翩翩起舞,放聲歌唱,仿佛把觀眾帶到了一座陽光燦爛的美麗的大花園。
她們精神飽滿,動作整齊,一會兒做“擦玻璃”的動作,一會兒做“拖地板”的動作。
接下來是城關小學表演,他們有夭真爛漫的太空舞,還有神氣活現的霹靂舞。特別是高衛表演的那個轉身子的動作給人印象最深。
第一個節目是歌舞劇《小猴畫展》。小猴畫畫粗心,把小公雞畫成了扁嘴巴,小鴨子倒長了尖尖的嘴,小貓的耳朵畫得長長的……
合唱團采用了意大利的笑聲唱法,發聲自如而流暢,音色優美而純凈,音與音的銜接平滑、圓潤。
他邀請姐姐出場,姐姐一邊表演舞蹈,一邊表演魔術,小
丑圓圓也圍著轉了起來,仿佛想看出個道道來。
我們來到文化宮,看見劇場里人山人海,我的心里緊張得像有一只小兔在不停地蹦跳。
帷幕一拉開,四十名男演員出現在舞臺上。舞臺上沒有樂隊伴奏,甚至連一架鋼琴也沒有。我在驚愕中問了媽媽,才知道原來是無伴奏合唱。
由于我們精彩的表演,觀眾們掌聲不斷,笑聲不停,都向我們投來熱情的目光。
隨著指揮棒的起落,第一女高音宛如一股清亮的泉水叮叮咚咚地流了出來。隨第二、第三女高音也穿插進來,尤如
泉水匯成了小溪,歡快地奔流著,跳躍著。
吳宇搖搖晃晃地上場了。他手上捏著一個小塑料杯,小腦袋隨著身體東搖西擺,兩條腿左登右掃,兩眼斜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