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個題目,有人一定會問:你家的蘋果還會笑?請您別著急,聽我慢慢地說。
我家有一畝多一點兒的蘋果園。因為爸爸、媽媽在外地工作,所以管理蘋果園的重擔就落到了六十多歲的爺爺的肩上。爺爺這個老人,思想陳舊,他只知道起早貪黑地劃鋤呀,追肥呀,也常常累得腰酸腿疼的,可對于及時打藥、修剪、疏花、疏果等科學管理方法卻不愿接受。爸爸、媽媽的勸說,他不僅不聽,反而還蠻有理由地說:“我種了一輩子莊稼,就不如你們這些耍嘴皮子的?”其他人的指導,他全當耳旁風。每當星期天,我到果園里,看到鄰居家的蘋果好像在笑,而我們家的好像生了病似的,樣子像在哭。就這樣,一年下來,我們家的蘋果收成少得可憐。去年的一場爛果災害,我家的蘋果差點兒全部爛掉,而我鄰居家的卻爛得很少。這回,爺爺從反面接受了深刻的教訓,思想米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認識到:只一味出力,而不相信科學,遲早要吃大虧,栽大跟頭。今年,他叫爸爸給他訂了《山東科技報》、《煙臺蘋果》等報刊,憑著他那小學的文化程度學起科學來了。除了認真地看書、看報,還隨時隨地請教那些管理蘋果的行家里手。上個星期天,我跟爺爺到果園里去疏果。到了那里一看,我家的蘋果大變樣了。鄰居們都說:“只要人開竅,蘋果就會笑。”現在您知道我家的蘋果為什么笑了吧口我相信我家的蘋果將會永遠笑下去的。您說對不?
【點評】
寫一個身邊的平凡人的事跡,好多人認為沒有什么值得寫的,而本文的小作者卻能以《我家的蘋果笑了》這一磁鐵般的題目,加之選取新穎的材料,給予精心構思,巧妙安排,把爺爺從不相信科學,到學科學、用科學、迷上科學的各個畫面很自然地展現在讀者的面前,同時說明了“致富等于勤勞加科學之和”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