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千余年古國古”的中華有著燦爛的文化。
《詩經》風、雅、頌閃爍著耀眼的光芒,以后的詩、詞、曲記載著歷代人民的生活。燦爛的文化中,我喜歡宋詞。它繼承了唐詩的風格,打破了唐詩的形式,句有長短,只是為了更好地表達作者的感情。
從漫天塵土的戰場寫到安逸平靜的生活,從依依惜別的友情寫到海誓山盟的愛情,詞的內容是紛繁多彩的。李煜的“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極言宮廷生活的美好。詞人淪為階下囚后卻又道出“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悲苦。
詞人辛棄疾的“東風夜放花千樹”,寫出元宵佳節的盛況,而“英雄無覓,孫仲謀處”卻又道出詞人對國家命運的哀嘆。
詞之風格有二。一是豪放,一是婉約。豪放者大氣磅礴,婉約者卻又清新瑰麗。蘇東坡《江城子》中“西北望,射天狼”,威武雄壯,然而同是《江城子》的“鳳凰山下雨初晴,水風清,晚霞明”,卻又清新飄逸。這正如一邊是關東大漢執鐵板叫唱,一邊是江南女子撫琴細吟。
在了解中品讀宋詞,在品讀中感悟宋詞。暫且不管詞的風格,僅從詞的語言里也能悟出很多哲理。
清朝學者王國維從詞中悟出了做學問的三種境界,我把它用于讀書: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書山、學海是那天涯路,不畏西風,我們登上高樓,能望得很遠。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天涯路上處處充滿艱辛,即使為此熬瘦了身體,我們也始終不悔。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經歷了千難萬險,我們執著追求,不懈努力,終于達到了目的。
王國維為我們尋找到了“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的三種境界。我從中找到了學習的三境界。
無論詞人描寫什么,也不管其風格是豪放,還是婉約,一個共同點是他們都熱愛生活。我們應當熱愛生活,從讀書中從實際生活中去感悟生活,用心去品味生活,這便是宋詞給我的啟示。
【簡評】首先《感悟宋詞》的作者喜歡宋詞,對宋詞了解較深,并有自己獨特的感悟。文中,作者巧妙地將王國維做學問的三境界和自己的學習生活聯系起來,和“熱愛生活‘’聯系起來,說明作者在讀書時是善于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