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臨,銀盤似的月亮斜掛在校園上空,透明得像輕紗一樣,使得夜空顯得格外高遠,校園正沉浸在如夢幻般的寧靜之中。天之道真可謂精彩絕倫:晝夜交替,日月穿梭,陽剛陰柔,升降有序,四時運化,風情萬種。千百年來,世代的人類,仰觀天文,俯察地理,感懷人世,推演春秋,從月亮的陰晴圓缺、勾弦朔望中,編織了無數的神話傳說,發掘著蘊含其中多姿多彩的恬靜之美、飄逸之趣、眷戀之情、鄉情之思、神秘之色、流逝之悲……此月古今同,情思人相異。月亮,當你在中天撩開浮云的面紗時我真的想對你說。
月亮,我想對你說,從你的身上能看到歷史的影像。在煙波浩渺的江潮海浪中涌出一輪明月,一剎那,月光“滟滟隨波千萬里”,乃至整個宇宙都充溢了月光。“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一千多年前浪漫古典的月亮,照在唐代中國的江海和土地上,又消融在唐代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里。詩仙李白在月光下狂飲,孤獨之際,他看到地上如霜的月光,望到天際中的明月:“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人歌月舞,滿是懷鄉情。江州司馬白樂天在船頭沉思,和著幽咽的琵琶聲,江中倒映著一輪圓月,滿是懷才不遇之情。浪漫詩人李商隱在向著月光輝煌的月色感嘆,那月中嫦娥蟄居清宮,該是“碧海青天夜夜心”了吧。他滿懷人世的愛……那月光一點一點地照亮我的思緒,人們之所以要挽住那逝去的月影,是因為月有一種無形的力量,能洞開人們的心扉,啟發人類的情感,月光帶著歷史深入了人的情愫。
月亮,我想對你說,你讓我打開了回憶之窗。月亮好像總是跟著我走,小時候每周去學琴的路上,有你作伴才讓我有了戰勝黑暗的信心,踏實了求學的信念。還記得“十五的月.亮,照在家鄉照在邊關……’’它曾勾起我.沸騰的一腔熱血;月色溶溶夜,守衛在祖國邊陲的戰士,為國出力,總有“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的悲壯。我兒時無數個愿望都向你表達,你是我成長的見證。
月亮,我想對你說,你總能勾起我對家的祈望。“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對于我們這些遠離父母家園的莘莘學子來說,這是真實的寫照。哪個孩子不渴望有父母堅實的臂膀為自己擋風遮雨?哪個孩子不留戀撒嬌的感覺?月亮啊,月亮,尤其是每逢佳節,思親之情備至,“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更是引起感情上的共鳴。月亮,你能不能做一張碩大無垠的宣紙,讓我的心緒在上面留下斑駁的影,為遠方的父母捎去最真摯的祝愿。
月亮啊,我妤想對你說,我要擁抱你瀉在我懷里的每縷月光,我不想探尋你的奧妙,只是想問,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過去,今天,未來,月亮終將光輝灑向每一寸土地,把一個黑暗的世界照得通明透亮,你是大自然最偉大的美。無怪我的先人感慨道:“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