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軌邊的風
張超
愿我來生,得菩提時,心似琉璃。
等待一朵花開的時間,一覺醒來,浮生已百年。
-題記
很久不曾去吹風了,沒有時間,也沒有心情,那輕輕柔柔的風似乎已經在我的記憶里慢慢消失了。
和它一起消失的,還有曾經的憧憬與希望。
我六歲之前一直住在姥姥家,那是一個很舊很老的小鎮,淳樸而閉塞。小鎮倚著一座山,一條小溪,還有一條鐵路。春天的時候,山岡上、鐵軌間會長滿一些矮矮的、淡色的小花。我已經記不得它們的名字,因為這名字既不妖嬈也不高貴。但那些開滿整個山岡的野花,曾經滿天滿地地飄起,落在我單薄的肩上,枯澀的頭發上,托起我蒼白的、單色j的童年。
那時的我還懷揣著夢想,一個六歲孩子對這個世界最簡單、最美好的幻想。
我以為我可以沿著路軌一直走下去,去我想去的任何地方;我以為,那些淡色的花瓣可以永遠落到我干澀的頭發上,為我綻放華美的笑容;我以為,世界和這片山岡一樣,簡簡單單,充滿最純凈的花香,有最干凈的風;我以為,我可以一直在暖暖的午后坐在開滿野花的山坡上,等著火車轟鳴著從遠方開來,等著鐵軌邊的風吹散我的頭發,等著蒲公英的種子飛散到海角天涯……我從未想過十年之后,我會背著重重的書包走在紛紛攘攘的街上,大團大團黃沙的陰影落在我的眼睛里,風狠狠地吹著我的臉,我的眼疼得要流出淚水。
我討厭城市里的春天,我的春天還留在那個古樸的小鎮,鐵軌延伸的盡頭。那里的春天沒有厚重的風沙,只有從鐵軌的盡頭吹來的淡淡的風,和融化的溪水汩汩流過的聲音。
我一直懷念那樣的日子,懷念空氣里彌漫的香氣,懷念那樣悠閑的下午。在很多年之后的今天,我才知道,能夠看花開葉落而憧憬,是一生中的好日子。
可是我長大了,在一次次錯、一次次哭泣、一次次見證虛偽和欺騙之后,我長大了。這是我無法抗拒的事實。我所擁有的幻想與熱情,在這十年里,慢慢隨風折墮。
成長的聲音終于淹沒了山岡上的野花。只十年,鐵軌下的枕木已經腐爛;只十年,溪水中再沒有清澈的歌唱;只十年,頭發上插滿的野花全部飄落。*夢想終于沉悶地墜地,碎裂。
我再也找不到那片山岡,再也找不到那種帶著土壤清香的野花,再也吹不到鐵軌邊的風。我終于相信,不是在所有結束的地方,都會有風在唱歌。
一切都已經抨然跌落,我再也記不得夢想的顏色。那一天落山風吹過海洋,那嗚咽聲仿佛少年淚光。
有多少人,會打開窗。
有多少人,癡癡地望。
那么藍的月亮,
那遙遠的月亮,月亮。一個暖暖的太陽,一座青青的山,一條潺潺的小溪,一條長長的鐵路,一個小小的“我”,小小的“我”長發飛揚,細細地嗅著野花的淡淡幽香,懶懶地看著一列列火車轟鳴而來,又轟鳴而去這樣一幅清澈澄明纖塵不染的畫面漸至褪色,漸至模糊,漸至了無印痕--被歲月的風吹散了。這一切遙遠記憶中的美好,其實是作者心中的一個夢影,是一個借以屏蔽成長歷程中煩惱、失落、不適,躲避現實中日益惡化的自然環境的樂土!文章中流溢著一份落寞,一份感傷,你說它“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也好,說它“少女情懷總是詩”也好,反正,它是作者此時此刻真實心聲的率真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