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一只溫暖、柔軟的手,撫摩著我的臉頰,輕輕地抹去我臉上的淚痕。啊,嬸嬸的一雙手是母親般的手,溫柔、真誠。
外婆那雙神奇的大手總在我眼前晃動。一次,我忽然發現外婆的手是那么蒼老,手上布滿皺紋,顯得暗淡無光,一根根青筋凸起,結滿老繭的手上還有一些小而圓的坑。我問外婆那些小坑是什么,她告訴我,那是炒菜時,油點濺到手上后留下的傷痕口
奶奶的手是那么靈巧。她為我們織毛衣時,兩手總是均勻而又飛快地動著。她還經常為我們縫縫補補,拿針的手也總是一上一下飛快地起落著,速度永遠是那么快。
媽媽不會打扮,不會跳舞,可她有一雙巧手。媽媽的手纖巧、靈活,那白凈、細柔的手指更顯眼。媽媽織起毛衣來,那手指活動得穿梭一般,令人眼花繚亂,不大會兒,衣服便織起了一大片。
一次語文課上老師捧著書從我身邊走過,我注意到了他的手,不禁嚇了一跳。手指瘦骨嶙峋,青筋綻露的手背上生著嚴重的凍瘡,有的地方露著紅紅的嫩肉,慘不忍睹,就像燒傷。老師,疼么?我的喉嚨被堵得緊緊的。
他注視著一雙烤火的手掌,手背表皮好像燒焦了一樣貼在骨胳上,如同曬干的魚片。他迷信地將手舉起來,對著火照著,便看見那五只手指里,只是黃澄澄的,毫無血色。
那手有那么長的雪白的指頭,那么長的黃黃的尖端彎曲的指甲,袖口上系著那么大的發光的鈕扣,那手顯然占去了他全部的注意力。
她的指甲白凈得讓人驚訝,亮晶晶的,尖頭細細的,剪成杏仁樣式,比象牙還潔凈。其實手并不美,也許不夠白,關節瘦了一點,而且也太長了,周圍的線條欠柔和。
他的一雙手很大,骨節凸出,顏色發灰,手掌上全是繭子,看上去好像被鐵銹分成一條條似的,鐵銹還順手指縫向上延伸,讓人在手背上也可以看見。他的雙手非常有勁,粗糙,他可以拿住一只大玉米棒子,用手掌把玉米粒搓下來,只要一個動作就行了.簡直跟機器一樣。
現在,你再看我的手:手指更粗壯了;手掌更堅實了;皮膚更糙了;更可喜的是手掌上還長了繭子。啊!我的手變了,的確變了,變成了一雙勤勞的手,一雙靈巧的手。是這雙手,使我感受到勞動成果的甜蜜;是這雙手,使我明白了勞動創造美好生活的道理!我愛我的手,我愛我這雙勤勞的手!
我有一雙普通的手。手掌有點兒圓,軟綿綿的,上面橫豎交錯
著幾條彎彎曲曲的手紋。指頭有長有短,有粗有細,手掌伸直的時候稍微有點彎,像一把拉不開的弓。白嫩的手指肚兒中間凸了出來,指頭尖尖的,上面深深地嵌著一片粉紅色的指甲。
那個學生,一邊揉著白己的中指,一邊看著陳老人的手,只見那兩只手確實和一般人的手不同:手掌好像四方的,指頭粗而短,而且每一根指頭都伸不直,里外都是繭皮,圓圓的指頭肚兒都像半個蠶繭,整個看起來真像用樹枝做成的小耙子。
我的小表妹今年剛五歲,她有一雙十分可愛的小手。白白的、胖胖的,皮膚又細又嫩,就像剛出鍋的富強粉燕的小饅頭似的。當她把手伸直時,手背還現出十個小坑呢!
當他們上岸時,我看見爸爸那古銅色的雙臂上肌肉顫動著,有幾處擦破了,還冒著血絲。爸爸在抗洪搶險的關鍵時刻挺身而出,甚至不顧自己的生命安危,我真為有這樣一位好爸爸感到自豪。
我看過許多同學媽媽的手,她們的手秀秀氣氣,白嫩嫩的。有的手指上還涂了紅油。而我媽媽的手卻很粗糙,她手掌上橫七豎八地臥著許多溝痕,還長了不少厚厚的繭。媽媽的手確實不如其他人的那么漂亮,然而我卻深深地愛它。在我眼里,那橫七豎八的溝痕就像縱橫交錯的溪流,奔騰著母愛的浪花。母親手上的厚繭更使我感到一種磐石般的堅強的力量。
媽媽的手掌有點兒方,手指略粗,指頭根有一層又黃又硬的繭皮,指甲蓋又厚又硬,剪都剪不動,指紋都看不清楚了。然而這雙手卻是那么的靈巧。媽媽剪得一手好窗花,每逢過年過節,鄰居和村里的一些嬸嬸阿姨,就到我家來,請媽媽剪窗花。那時我就興奮地坐在媽媽身旁,看她剪紙。不知為什么,我覺得媽媽剪紙花總是那么容易。把一張彩紙一折兩折,三剪兩剪,就剪出一只栩栩如生的大老虎。
當鄰居來拿窗花時,他們看看手里美麗的窗花,就會向媽媽那雙手投來驚奇的目光。媽媽的剪紙在我鎮舉行的“三八”婦女節 “巧手比賽”中,還獲過一等獎呢。
媽媽不僅窗花剪得好,用玉米皮編織的手提籃更是精致。秋收后,剝下的玉米皮撒了一院子。別人家都燒掉了,媽媽卻不是這樣,她把這些玉米皮曬干后保存起來,待農閑時把它編成像麻花辮一樣的細繩。再把一部分染成紅色、綠色等,編織的時候夾在里面,最后,在提籃表面編上一朵小花,或者小蝴蝶,使籃子更加別致。
誰都想有一雙漂亮的手,一雙光滑細嫩的手。而我的鄰居王阿姨,她卻沒有。王阿姨是位清潔工人,三十多歲。她在這個崗位上已經干了整整15個春秋。那本該屬于她的纖纖細細的手早已被現在粗糙的布滿裂紋的手所代替,那細嫩的手上早已磨出了許多老繭。而正是這雙手,清潔了我們的城市,美化了我們的環境;也正是這雙手,使我了解了她美好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