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評】這篇文章的顯著特點是層層設疑,造成懸念。文章一開始就寫自動鉛筆遺失后,“我”萬分著急,到底是什么珍貴的鉛筆竟值得那么著急?小作者接下來用“不是……也不是……”的句式,使疑問更深,懸念更強;而“只是……回憶”一句,看似回答,實際上又是一種巧妙的設疑。
文章接下來講了自動鉛筆給“我”和小伙伴們帶來了極大方便,這才道出了事情的原因,但這還不是最重要的原因。而由自動鉛筆對大大小小發明家所產生的強烈的崇敬和感激之情才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小作者的這種寫法顯然增強了這篇文章對讀者的吸引力。
我心愛的一支自動鉛筆遺失了,急得我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
不是因為自動鉛筆的價錢昂貴,才使我這么著急,它才兩元錢;也不是因為它色彩分外艷麗,才使我這么珍愛,它很普通,黑色的筆桿,不銹鋼筆頭。只是因為它從我上學的第一天起就陪伴著我,形影不離,給我留下了許多難忘的回憶。
我剛學寫字的時候,手怎么也不聽使喚,筆心老是斷,寫得自己心里直冒火,可它卻毫無怨言,只要在尾部輕輕一按,筆芯就會從筆頭上鉆出來,要長便長,要短便短,斷了再按,有求必應,就像春蠶嘴里的絲永遠也吐不盡似的。記得在二年級的一次數學考試時,試題那么多,時間特別緊,同桌同學用的是木質鉛筆,心越急斷得越厲害,嘴里不斷發出“嘖嘖”的哀怨聲。我卻靠著它又得了滿分……鉛筆字書法比賽、語文知識比賽、數學競賽中,又是它為我多次獲獎立下了汗馬功勞!
如今失去了它,我只得從鉛筆盒里找出幾支木質鉛筆,無可奈何地用小刀削起來。刀又鈍,木頭又硬,削了半天,好不容易寫了幾個字,一不小心就斷了,只得重新再削……一會兒,我的兩手已被鉛末染黑了。唉,要是我的那支心愛的自動鉛筆在,能受這份罪嗎?自動鉛筆給我和小伙伴們帶來了多大的方便,節省了多少時間啊!這時,我不禁聯想到任何創造和發明都會給人帶來方便和幸福。我想到中國古代四大發明,想到了華佗的“麻沸散”,張衡的“地動儀”,也想到了鐳的“母親”居黽夫人……我心里默默地感謝那些有名的、無名的,中國的、外國的大大小小的發明家,是他們用自己的聰明才智為社會做出了貢獻,我不禁從心底升起了一股強烈的崇敬和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