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有時不需要豪言壯語,有時不需要感天動地。愛,在我家,在心中。
爺爺奶奶住在農村,離我家很遠,所以每年不逢盛大的節日,我們一家人很少團聚。
那年春節,我們“回家”了。早上,爸爸打電話告訴爺爺我們要回去了。中午快到家時,老遠就看到爺爺站在門口向我們張望著。那時,我還小,只會跑過去擁入爺爺的懷里,大聲而幸福地叫聲“爺爺!”
我不懂,那叫愛。
走進家門,腿腳不好的奶奶也從屋里出來,我急忙上前扶奶奶回屋。我看到奶奶彎曲的身板,不由得對奶奶充滿敬意。我不懂,那叫愛。
大年三十當天,我們一家人圍坐在方桌前,父母忙著包餃子,我在一邊坐著玩。爺爺在等著水燒開。“嗚--”水開了,爺爺起身去提水,爸爸攔住他,說:“爸,我來!”
爺爺坐下了,父親笑著提來了水。我不知道這叫孝順。
那晚,春節聯歡晚會正演得精彩,奶奶因身體不適要先睡覺了,我自然不懂得把電視音量關小點,但是爸爸嚴肅地說,把聲音關小一點兒。”我似乎懂了些--愛。
大年初一,給長輩拜年是一種風俗。看著同村大人給爺爺奶奶拜年,我就偷偷站在奶奶后面,心安理得地看他們拜年,磕頭。現在,我明白了,拜年表示對長輩的尊敬和美好祝福。
爺爺奶奶會在這天早上給我壓歲錢,我開心地接過,也會學大人一樣拜個年。父母就不同了,他們拿出專門換成新幣來孝敬爺爺奶奶的錢,很恭敬地遞過去,似乎在為一年中沒有好好照顧他們而自責。
原來,這就叫孝敬老人。
在我家,沒有人說過“爸爸媽媽,我愛你們!”這樣的話,也沒有必要說。在我家,有的只是父母對爺爺奶奶的尊敬、孝順。
有一個讓我難忘的場景:父親扶著腰背彎曲的爺爺,緩緩地,迎著夕陽走在羊腸小道上,安靜、詳和。
那一刻,我知道了要孝敬老人,我也暗立誓言:我一定要陪爺爺奶奶一起散步。對于當時的我,這是愿望。現在,我要實現它,并且要將它延續。我要盡我所能孝敬爺爺奶奶和父母,現在好好學習,掌握知識,長大將生活改善得更好,讓老人們安享晚年。
愛,在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