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上《三國演義》
一個時期,一個愛好,去年寒假,我迷上了《三國演義》。它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講述了從東漢末年到晉朝統一發生的一系列傳奇故事,也描述了許許多多的經典人物:詭詐的曹操、愛才的劉備、心胸狹窄的周瑜、機智的孔明、智勇雙全的趙云……。
我非常佩服諸葛亮。他機智過人,熟讀兵法、陣法,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言善辯。他未出茅廬就已料定天下三分;后來又舌戰群儒草船借箭,火燒赤壁;接著,又巧擺八陣圖,空城計退敵;他三氣周瑜罵死王朗;最后,又用錦囊殺魏延。為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他鞠躬盡瘁,死而后已。魯迅曾評價道:“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
我最佩服的是曹操。這位大將軍在宛城喪子折兵后痛定思痛;這位漢丞相敗走華容道時嘲笑諸葛亮、周瑜;這位魏王在割須棄袍后施反間計,屢遭挫折卻始終不忘統一天下的抱負。他不像劉備,被火燒七百里連營后,在白帝城托孤身亡;也不像孫權,守著父兄的家業在南面稱帝。他不愧為“天下第一梟雄”,而他成為“天下第一梟雄”正是因為他那樂觀的心態和“打不死的小強”般的毅力和決心。
我們在學習上也應像曹操一樣,要屢敗屢戰,每一次失敗都不算什么,要以樂觀的心態對待。俗話說:“失敗是成功之母”,總結每次失敗的原因,為今后的成功奠定基礎。我們要發揚曹操那種精神,相信自己一定會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