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悔的選擇 執著的追求 邢梅萍
新年前夕,我收到弟弟的一張賀卡,上面寫著“為人師、為人母、為人妻、為人媳,姐姐,真難為你了!讀完這短短的幾句話,我竟淚流滿面。我想在座的所有的女教師,都不難理解我當時的心情。是的作為一個教師,一個母親,一個妻子,一個兒媳……我們都想扮演好每一個社會角色,完成好社會賦予我們的方方面面的責任。說實在的,作為一名普通教師,我沒有想當一名事業上的女強人,只是想把各方面的事情都做得更好一些。但是,當事業與家庭發生矛盾的時候,當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時候,我想到的,我首先是一名教師,教好學生是我最重要的社會責任。
我從事的是現代漢語課的教學工作。教好普通話,大力推廣普通話,是我教學工作的主體,盡管它在高校屬于“小兒科”,但是,普通話是教師的職業語言,講一口標準的普通話是一個師范學院學生必備的素質。作為一個戰士,槍聲就是命令;作為一名教師,學生的需要就是自己的使命。我愉快地接受了這項工作,而且,一干就是十年。
聊城師院處在一個方言濃重的地區,學生又大都來自農村,方言本來就很嚴重,再加上思想上又不重視普通話,因此,要教好普通話還是真難,硬著頭皮,厚著臉皮,磨破嘴皮,不怕身上起雞皮”,顯示出我們這課的特點。記得在剛教普通話課時,一位家是威海的學生,上課一個月了,還是一點也找不到普通話的感覺。為了幫助他,我首先在精神上鼓勵他、支持他,給他一份信心。課上時間不夠,我就利用業余時間.i,q,x,z,c,s,一個音一個音地糾正,一句話一句話地領讀,還專門為他錄制了幾盤錄音帶。經過一個學期的耐心輔導,終于扭轉了他濃濃的鄉音。當他以嶄新的面貌用流利的普通話再次登上講臺時,我明白了什么叫“教書育人,’這位學生在臨畢業前夕找到我說:“邢老師,學普通話是我大學中最苦最累卻是收獲最大的一門課,而這收獲絕不僅僅在于學習普通話本身。”學生真誠的話語,使我理解了人類靈魂工程師的真正含義,從而也更堅定了我的選擇。
打鐵先須自身硬。愛的付出需要勇氣,更需要能力。為了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1993年夏天,我決定到北大去進修學習。在這里,我不想說做秘書工作的丈夫工作忙不愿讓我離開,不想說年過六旬的公婆不理解我為何放著穩穩當當的書不教而去讀書,單單是看到我那兩歲女兒的一雙眼睛,就使我怎么也邁不動
雙腿。母女連心!在那一瞬間,我真的有點動搖了,我多想做一個普通的教師和做一個好媽媽呀,可是我的教師責任感又使我別無選擇。就這樣,帶著對家對女兒的無限眷戀,我踏上了遠行的列車。在北大學習一年間,我沒有中途回過家,盡管電話中女兒一聲聲稚嫩的“媽媽,媽媽”的叫喊聲曾經化作我無數的眼淚,卻沒能動搖我學習的決心。我知道這學習機會來之不易,便珍惜每分每秒的時間,如饑似渴地汲取著每一滴知識的養分,每天聽課達6節以上,當時被同學們戲稱為“聽課狂”。
北大進修歸來,經過嚴格測試,我成為省級、國家級普通話水平測試員,從此就與推普結下了不解之緣1995年以來,我連續參加了省語委組織的普通話測試工作。每次測試都離不開坐車,而我又有嚴重的“暈車”毛病,一次次旅途的顛簸,頭暈、惡心、嘔吐,那種滋味只有暈過車的人才能體會到?梢蛔哌M測試
場,面對一個個學生,我就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就這樣,我堅持參加了全省6個地區近20所學校的測試工作,每次一走就是20多天。
我所在的聊城師院是一所擁有7000多師生的高校,可是幾年來,全院只有自己一名普通話測試員,我毫不猶豫地擔負起了全院師生的一切輔導、講解任務,從此我的學生不再是一個中文系。許多外系學生要求我能給予具體的個別的輔導,有的甚至提出要交課時費,輔導我答應了,卻從不收學生的錢。義務地盡我
的所能讓更多的學生熱愛普通話,學好普通話,一直是我的心愿。輔導最忙時,一天要上八九節課,下課后,累得一句話都不愿說。當拖著疲憊的雙腿跨進家門時,面對另一些在家等候輔導的學生,教師的天職又使我開始了新的一輪指導……
有時,當想到一次次連續不斷的輔導、測試,一天天地把孩子舍給鄰居、同學,一年年將如此重復干下去,尤其當看到自己的同齡人在科研上碩果累累時,我也曾猶豫過、委屈過。但是,當聽到學生一句“邢老師,我喜歡你的課”;當收到學生新年時寄來的賀卡,教師節、三八節打來的祝福電話;當課程結束,學生專門為自己準備一臺聯歡會,看到黑板上樸實熱情的大字“邢老師,歡迎您常常來坐坐”;當親身感受到100多名學生集體起立為自己獻上一曲《愛的奉獻》、《好人一生平安》時,我被深深地打動了,淚水一次次流了下來。這淚水使我最強烈地體驗到了人生最大的幸福與驕傲,一旦擁有了它,一生則別無他求。
十年來,我舍棄的僅僅是對女兒的一點愛,對家庭的一點照顧,我所給予的卻是一種更博大、更厚重的對學生與事業的愛。十年來,我用自己的心血與汗水為我們的校園支起一片文明的綠蔭,雖也曾苦過、累過,卻一次次堅定地干下去。那么,十年中支持我的,在我最困難時刻給予我精神力量的是什么呢?是愛,是對黨和人民深深的愛。我是一個不幸中的幸運兒,少年時父母就雙雙病逝,是部隊的叔叔、阿姨,是學校的老師,是與我毫無血緣的人們把我這個孤兒撫養長大,把我送入中學、大學,我是在愛心的包圍中成長起來的。還在學生時代的我就曾許下諾言:用我畢生的勤奮與努力來回報那些曾給予我愛和關懷的人,報答黨對我的養育之恩和培養之情。正是這股愛的力量促使我去愛我的事業,愛我的工作,愛我的學生。
一份春雨,一份秋實;一份耕耘,一份收獲。1994年下半年我獲得院中青年教師課堂教學競賽二等獎。1995,1996,1997連續三年,我院師生的普通話測試合格率逐年上升,其中中文系自己所教班級連續兩年合格率達100%,全院有7名普通話兼職教師達到一級水平。
追求永無止境,奮斗永無窮期。我要在新的起點、新的層次上做出新的成績,盡我的所能把我的感情我的愛傾注到我所熱愛的事業、我所熱愛的學生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