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當我翻開《西游記》時,總有不同的心情。它在四大名著中是最生動活潑的,所以讀起它來總覺得既過癮又有趣。那光怪陸離,色彩斑斕的神話世界,令我感慨萬千。
《西游記》中,我最敬佩的人是孫悟空,因為他擁有七十二變和火眼金睛的本事,跟妖怪作戰時還有東海龍宮的定海神針做武器,別提有多威風了!連玉皇大帝見了,也得讓他三分。不知道世界上有多少小男孩想變成孫悟空了。
讀完《西游記》,我滿腦子都是孫悟空對師父的感恩,他有一顆對師父忠心耿耿的心,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榜樣。書中的“猴哥”勇敢、追求自由,但你又是否能感覺到他和唐僧濃濃的師徒情?《西游記》中的一番話,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了孫悟空的忠心耿耿:“一見了,又想起唐僧,止不住腮邊淚墜,停云住步,良久方去。”難道花果山的水簾洞不好嗎?不是。難道沒有他所崇尚的自由么?也不是。牽扯住他們倆的不就是一段濃厚的師徒情嗎?在生活當中,爸爸媽媽不就是自己的師父嗎?我們不就是那個天不怕地不怕的孫悟空嗎?我們用成績和實際行動來報答爸爸媽媽不就是像孫悟空來報答對他恩重如山的師父嗎?
我還想到真經。學習就像取真經,在學校里,有形形色色的人,有的像豬八戒,好吃懶做,做事馬馬虎虎;有的則像沙僧,誠懇老實,踏踏實實;有的像孫悟空,活靈活現,足智多謀;而有的像唐僧,心地善良,不氣餒。若我們能把他們的優點都學過來,那對學習也一定會大有幫助。我從《西游記》中深深地體會到:無論做什么事,只要有一顆克服困難的心,就一定會取得最后的勝利。唐僧師徒四人共經歷九九八十一難,這就好像我們成長之路上的一道道坎坷。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們只要有不怕困難,堅持到底的決心,也一定能成功。
感謝吳承恩,是他用奇思妙想,讓我們走進文學知識的寶庫,走進文學的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