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個幸福和睦的四口之家-----爸爸、媽媽、弟弟和我,在這個家庭里,每天都是笑聲不斷,每天都在上演著新版的“西游記”。
瞧!我的弟弟出場了,說他是“孫悟空”,絕不夸張。這不,剛放學回家,弟弟就找出了他的玩具“金箍棒”,開始了“大鬧天空”,直鬧得家里是雞飛狗跳無一刻安守。而我呢!在他的眼里,則自然成了一個“妖怪”,被他追得無處安身直喊救命,可他卻依舊不依不饒,非逼我“現出原形”不可!
這時,我家的一家之主——媽媽,準會及時出現,像“唐僧”一樣向“孫悟空”念起了“緊箍咒不許貪玩,快去完成你的作業,你瞧瞧你的學習成績,現在退步到什么地步了……”這時,我的“孫悟空”弟弟準會皺起眉頭,低下腦袋,乖乖地向屋內走去..
“累死我了!累死我了!”不用看,準是我的爸爸回家了。“有什么好吃的,可把我餓壞了。”爸爸邊說邊往廚房走去,“呀!真好,包餃子,趕快先給我來一大碗!”看!爸爸簡直就是我家的“豬八戒”,飯量真大,三碗餃子一會兒下了肚,然后拍了拍肚子,打著飽嗝,進屋睡覺去了。
而我呢!媽媽常?湮抑液窭蠈,簡直就是家里的“沙僧”。在家里,我總是搶著幫媽媽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譬如洗衣冼菜啦,抹桌拖地啦!看來,“沙僧”這個稱呼我是當之無愧了。
瞧!這就是我家的“西游記”,不比電視里的差吧!
全文語言風趣,讀罷深感一顆童心,滿紙童趣,諧趣中又包含著一種兒童在生活中的“老成'其實這是一個寫一家子的老題材,何以讓人讀完頗感回味無窮呢?功在小作者精妙的構思。各具特點的一家子本是頗費一些筆墨也難以描述的,而小作者卻通過合理的聯想,把自己一家子和大伙耳熟能詳的《西游記》這兩個看似不相干的材料巧妙地組織在一起,掛起了釣,于是,劇中鮮活的人物形象甚至道具(金箍棒)便和自己的一家子渾然一體,用墨甚少卻精彩無限,文章到此也就顯示了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