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挑著擔,我牽著馬,迎來日出,送走晚霞……”沙僧就是這樣肩挑著擔子,走過“山一程,水—程”,卻始終“身心倶向西天行”.可以說他是《西游記》中除唐僧外,去西天意志最堅定的人。
沙僧除了每天默默無聞地挑擔子之外,還有一點讓我印象深刻。有一次唐僧把孫悟空打白骨精誤會成了孫悟空擅自打人,因此暴跳如雷,氣得全身發抖。一氣之下,他寫了一張貶書,要把孫悟空趕回花果山。一向見風使舵的豬八戒隨聲附和道:“早該把這只死猴子趕走了!”沙僧卻說:“師兄,你這說的什么話!我們如果沒有大師兄,怎么能走到現在?而且,我們都是佛家之人,應該互幫互助,不該互相排斥!”
每次讀到沙僧的部分,我就會想到一位叔叔,他經常被別人叫“老實人”.廠里的同事如果有事情需要別人頂班,他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這個叔叔。就算叔叔很忙,就算他的同事偷懶,他也毫無怨言地接受。除了會為同事頂班,他還會在節假日去幫樓下的老爺爺做事,且不圖回報。這個叔叔除了樂于助人,還十分相信別人,所以經常被別人騙。被騙后他也總是微微一笑,第二天就忘記了。
在《西游記》中,我還喜歡調皮機靈的孫悟空。他的本領很大,在取經的路上打敗了很多妖魔鬼怪,是取經路上的主力軍,但是他卻讓唐僧很頭疼。
每次讀到孫悟空的部分,我的眼前就會出現許多我們班男孩子的身影。他們總是調皮搗蛋,不是爬窗戶就是亂畫黑板,常常惹老師生氣。但是其實他們個個都是心地善良、正義勇敢的好孩子。
對于唐僧,我是既喜歡又討厭。我喜歡他的善良,是因為他時時刻刻都不讓孫悟空傷人。我討厭他,是因為他老是誤會孫悟空,在沒有弄清楚事實之前,就念緊箍咒讓孫悟空頭痛。
每次看到唐僧的部分,我就會想起我的媽媽。我和爸爸就是孫悟空,媽媽每天早上會念“緊箍咒”,把我們從睡夢中驚醒。被“念”醒的我們悶悶不樂,動作慢吞吞的,結果往往又被“念”了一陣。可是,假如我們沒被媽媽“念”,我和爸爸就會懶惰,不思進取。假如孫悟空沒有被唐僧念,那么他就會成天游手好閑、惹是生非,不會成為斗戰勝佛。
是啊!人們都有優點和缺點,所以他們師徒四人,少一個也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