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寶蓮燈》進言
王云
由上海美影廠投巨資,大膽采用與國際接軌的動畫長片的制作方式,創造多項中國動畫電影之最,并邀我國目前眾多影視及小品界大腕兒加盟配音的動畫片《寶蓮燈》,末經出籠,便被媒體炒得沸沸揚揚。然而,看后并非如傳聞所說的精彩,刺激,反而給觀眾感覺更多的是失望和疑問。
首先,動畫片《寶蓮燈》的故事情節是取材于豫劇《陳香救母》改編而成?梢哉f這是一部民間廣為流傳,故事性和觀賞性較強的動畫影片,而作為貫穿始終的影片小主人翁陳香的形象塑造上產生的異化,卻給觀眾一種莫名其妙狗尾續貂的感覺。也許是編導們有意識地把兒童影片成人化的傾向,認為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影片的檔次和上座率,固然就出現了陳香內在心理和外在形象的成人化。編導們在小主人翁陳香的人物造型,形象設計上偏于突出“勇敢”、“堅強”,而忽略了所有孩子共有的“天真”、“好奇”、“貪玩”的本性。如對寶蓮燈的威力應用嫻熟的陳香之母,輕而易舉地被二郎神降服在了重山之下,而要等生發了若干周折后卻又被對寶蓮燈的特性知之不多的陳香加以利用戰勝二郎神而收場。再如,戒備森嚴,有眾多天神、大將把守的藏寶殿,卻被小小的陳香勢不可擋地逃出了重重囹圄。很多人都認為目前我國動畫片簡單,低幼,只適合孩子觀看,對成人缺少吸引力,而外國的一些動畫片如《貓和老鼠》、《獅子王》等都能做到老少咸宜。于是《寶蓮燈》這部我國國產動畫片成人化的觀點便隨之產生了。影片從內容上推翻老故事,生發出孫悟空這位能者來,但影片中孫悟空的出現卻又躲躲閃閃,陰陽怪氣地敷衍了事,實在叫人無法接受也不可理喻。如影片中孫悟空鋒芒畢露,容不得世間奸邪、暴戾,也受不了任何激將之法的倔強性格被扭曲為潔身自好、巧慎乖惟的偽善之人。小觀眾們除了他們非常熟悉的那張猴臉外,就再也沒有吸引他們的地方了。孫悟空在此片中已經成了坐在蓮花寶上如同觀音菩薩一般獨來獨往的“佛兒”,就連他的“花果山”也變成了陰森恐怖沒有絲毫樂趣的山洞。這怎能讓孩子們接受呢?孫悟空說的那一番話更是讓小觀眾們如在云霧之中。比如陳香用激將法說孫悟空打不過二郎神時,老孫大怒并吼道:“不把你(二郎神)打得滿臉桃花開,你就不知道花兒為什么這樣紅”,雖然這是一句幽默的臺詞,但小觀眾卻根本聽不懂是啥意思。把動畫影片成人化,認為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影片的檔次,這實際上是一個誤區。編導們應學會用兒童的眼光看世界,他們的作品才會有真正的文化品位。美國著名的卡通片制作者迪斯尼曾經說過:“一個人可以長大,但是他的眼睛不要長大,一個人可以變老,但是他的心不要變老。”“童心末泯”應該是成年人追求的一種思想境界。有些動畫片之所以能得到成年人的認可和歡迎,一方面是因為這些片子喚醒了成年人沉睡的童心;另—方面是因為在兒童和成人中確實存在一些共同的欣賞情趣,這就是部分動畫片能夠老少咸宜的主要原因。但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當成年人在動畫中與孩子們共同陶醉的時候,它們的感受因文化、心理、年齡、閱歷、身份的不同而不同,同樣的悲喜,對成人與兒童來說其含義會有很大的差異。
《寶》片的編導們忽視了這樣一個問題,幾乎所有成年人都認為幼稚、乏味、不吸引人的動畫影片,孩子們多半也不喜歡,孩子們之所以繼續觀看,一方面是他們喜愛動畫片的天性使然,另一方面是沒有更好的動畫片可看,也就是說動畫影片不吸引成年人多半不是因為成人化不夠,而恰恰是因為兒童化不足。《寶》片中人物和情節的異化與謬誤,使該片最終沒能夠達到預期的效果和目的,不能不說是一大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