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題材與平面人物的失調營造
——從《明天我愛你》中的“老正確”看農村科技片的人物塑造 黃立光(弈族)
山西電影制片廠攝制的《明天我愛你》,是一部以農村科技發展為題材、反映農村新變化的故事影片。影片中的主人公、河西村長“老正確”,是一個自以為一貫正確卻思想保守、不接受科技,以傳統方式搞生產的代表人物。而與“老正確”的女兒相好、有文化有頭腦的河東村長“郝三多”,是掌握和使用科技的新一代農民的典型。影片以“老正確”與“郝三多”之間在對待科技的思想交鋒和“老正確”女兒小玉與郝三多之間的愛情糾葛以及“老正確”與郝三多之母“天不怕”之間的“叫板”,構成了錯蹤復雜的人物矛盾,塑造了不同的人物性格。
郝三多是農村新生產力的代表,他熱愛新技術,學習新技術,運用新技術于生產實踐,生產力獲得大解放,經濟成倍增長,生活越來越富裕。而“老正確”自以為豐收了,有糧吃,滿足了,死守老一套,對新技術不屑一顧,消極抵觸,生產遠遠落后于河東村。他甚至把郝三多的技術示范推廣和科技活動看作是“胡攪亂鬧”,激烈反對女兒與郝三多相好。最后,“老正確”看到郝三'多辦的現代化的“大棚柿子”,看到郝三多家的生活境況,大為震驚,照他的話說就是“河西村家家有羊,河東村家家有汽車”,差距實在太大了。在事實面前,“老正確”終于感到自己不正確了。由此轉變了態度,高興地與郝三多共同舉辦科技節,歡迎郝三多到河西村搞科技,同意小玉與郝三多相好。皆大歡喜而結局。.
影片笑鬧有余,深沉感人不足。其原因是主要人物欠豐滿,思想深度不夠。主人公“老正確”思想轉變失于輕率,缺乏堅實的鋪墊和令人誠信的說服力。在“老正確”的轉變過程中,沒有充分挖掘出思想的激烈斗爭,沒有充分展示出與郝三多等人的尖銳思想交鋒和新舊意識之間的復雜矛盾沖突。致使影片缺乏震撼人心的感人力量和難于忘懷的印象,看后使人有一笑了之之感。直接影響了影片的深度和力度。
以喜劇的形式表現農村科技題材,讓人物笑著變為新人,展示時代的風貌,使觀眾寓教于樂,這無疑是正確的。但農村科技題材的喜劇故事片,思想表現能不能深沉一些,需不需要震憾人心的效果,值得深人探討。簡單化的處理方法,不僅影響人物的塑造,而且影響影片的教育意義。
“老正確”是有根深蒂固傳統意識的代表人物,他集中反映了在新時期中一部份落后農民頑固的傳統觀念,他們因循守舊,自以為是,反對生產方式的變革,抵制新技術的運用。在農村改革和新技術的大潮中,他們終將被改造,這是歷史的必然。但不經過痛苦的思想斗爭,不經過對立面的激烈交鋒,不經過失敗的沉痛教訓,不經過鐵的事實的教育,他們的舊意識是不會輕易退出思想舞臺的,是不會輕易改變舊態度的,這就是向人們警示的著力點,也是影片能感人至深之處。恰在這些關鍵的人物思想轉變的問題上,《明天我愛你》在塑造“老正確”的性格中,缺乏典型環境中的思想斗爭性和矛盾發展的力度,在平淡的笑鬧之中輕易地轉變了舊觀念變為新人,影響了這個人物發展的生活真實性。
我國現代農村在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猛烈沖擊下劇變發展,經營體制和生產方式的轉變為農村的變化注人了巨大的活力,作為第一生產力的科學技術是農村進一步發展的推動力。推動農村科技現代化的進程,展示農村科技發展的風貌,教育和引導農民掌握新技術,滿足農民對新技術這一精神食糧的渴望,是電影工作者的光榮職責。現今的農民已不同于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的農民,他們需要更高的藝術層次和更深的教育內涵。農民盼望具有豐滿藝術形象和震憾人心、感人至深的農村科技題材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