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大學者王國維曾把讀書分為三個境界,其中讓我印象深刻的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人讀書的興趣己到了廢寢忘食、樂此不疲的地步。其實,古今中外嗜書如命者大有人在。杜甫“讀書破萬卷”,終成“語不驚人死不休”的一代詩圣;毛澤東一生手不釋卷,博古通今,以史為鑒,終為中國革命找到了一條正確的道路;馬克思幾十年如一日,到大英博物館讀書,日久天長,座下的地板被踏出兩個深深的腳印,而《資本論》也成為澤被全人類的宏篇巨著——可見書本的魅力之大。我對讀書也有著濃厚的興趣,雖然現在電視、游戲充斥著我們的生活,但依然無法改變我對書本的熱愛。依我之見,這種濃厚的興趣來自于書籍本身的魅力。
讀書的好處,首先,讀書可以讓我們攝取各方面的知識。《上下五千年》讓我了解了人類的起源、發展、文明和進步,《世界地理》使我懂得了地球上陸地和海洋的分布狀況、地質的變化及其原因;《神秘的天外來客》又讓我對外太空產生了濃烈的興趣。至于為什么會有日食,為什么有的海淹不死人,等等,這些在兒時看來深奧莫測的問題,我也通通在書中找到了答案。書籍就像一個巨大的知識寶庫,吸引著我不斷地去探索、去挖掘其中的寶藏,每每讓我愛不釋手,而視野也隨之豁然開朗。
讀書的好處,其次,書籍也是開啟人類智慧的鑰匙。記得三國時的呂蒙曾是目不識丁的一介莽夫,因此打仗時常常有勇無謀,被人恥笑。后經孫權勸說,開始苦讀兵書,終于成為一代智勇雙全的名將。難怪連一向瞧不起他的魯肅都感嘆“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讀書的確可以讓人變得思維敏捷,我自己對此也深有體會。記得有一次爸爸出門時忘了帶駕駛證,在樓下打手機讓我給他扔下去,我向下一看,下面停了許多車,駕駛證那么輕,遇到空氣阻力不知會落到哪兒去,對了,書上不是說,只要物體的重量加大就會抵消空氣的阻力嗎?于是我找來—個大鐵夾子夾住駕駛證,駕駛證最后穩穩地落在了下面的那個空當。爸爸后來提到這件事時總是夸我聰明,但是我知道是讀書讓我獲得了無窮無盡的智慧。
讀書還可以陶冶我們的情操。讀岳飛的《滿江紅》,我所感受到的是他“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的大無畏英雄主義氣概;毛澤東的“指點江山,激揚文字”,則讓我們體會到了一個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胸襟和氣魄;而李清照面對國破家亡寫下“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的千古名句,更讓我為她巾幗不讓須眉的豪邁所折服?傊,讀書可以讓人明事理、辨是非,可以培養我們的愛國主義、英雄主義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讓我們成為品德尚尚、心靈純潔的人。
當然,讀書還可以讓我們感受到生活的情趣。黃昏時分,挾一本王維的詩集漫步林間,看到的是“明月松間照”的美景,聽到的是“清泉石上流”——大自然奏出的美妙音樂,那該是一種念樣的精祌享受!真可謂“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讓我覺得整個世界都是美的。
高爾基說過:“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所以我奉勸那些整日在游戲機前“游戲”人生的人們——都來讀書吧!因為只有培養起讀書的興趣,我們的生活才能真正地充實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