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時常會陷入沉沉的孤獨之中,會感到人生的短暫和飄忽,因而生出難以排遣的幻滅感,但一旦進入書的境界,就會發(fā)現(xiàn)每本書都是一個無言的友人,都是你精神的食糧。
對于人生的飄忽感,我深有體會。曾經(jīng)不知何時,我得了一種奇特的失眠癥,之所以稱它奇特,是因為它只有在我暑假期間才會發(fā)作。其主要原因是一一在暑假期間,我有一大半的時間在無聊地看電視、玩電腦中度過。這樣的生活使我感到暑假是非常漫長而又無趣的。所以,每天晚上我都會睡不著,而白天卻昏昏欲睡。
于是,我就不停地讀書,無論白天還是夜晚,我不停地讀不停地看,終于在文字包裹的世界里,乘著想象的翅膀飛入夢里。
以前的我從來是不讀名著的,因為沒有足夠的耐心使我安靜地去讀。但在讀書的過程中,我的腦海就像原本混濁的河水終于淀下泥沙,成為了清澈的水流,于是我步入了一個美妙的世界。
當我孤獨時,我想到魯迅《影的告別》中的“我獨自遠行,不但沒有你,并且再沒有別的影在黑暗里。只有我被黑暗沉沒,那世界全屬于我自己”時,我的思緒怎能不會與之產(chǎn)生共鳴?讀海鳴威的《老人與海》,我明白了理想的重要性一一它是人們生存的動力源泉;讀雨果的《悲慘世界》,使我感受到悲慘世界不泯的人性和美好的人生結(jié)局;讀高爾基的《童年》
《在人間》《我的大學(xué)》,教會了我如何從樂觀者的角度去處理世間的酸甜苦辣;讀羅曼?羅蘭的《名人傳》,使我認識了偉大人物最純潔的靈魂;讀《小王子》,使我再度品嘗了稚童的天真,也使我充分理解了什么是信仰和目標;在《愛的教育》中,我又一次體驗成長的快樂……
楊絳說過:“讀書好比串門兒一一‘隱身’的串門兒,要參見欽佩的老師或拜謁有名的學(xué)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見,也不怕攪擾主人。”同樣,“話不投機或言不入耳,不妨抽身退場,甚至砰一下推上大門一一也就是說,啪地合上書面一一誰也不會嗔怪,這是書以外的世界里難得的自由!”
書的世界中,生活是自由的、充實的、光明的。
日子其實并不灰暗,灰暗是你未打開心靈的窗子。人只有一次生命,每個人都只有一種生命感受,但你每讀一本書就會多一種生命感受;那么,讀過千萬本書,你的生命也會因此變得絢麗和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