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天你不知道怎樣才能把一本書讀好,那么我把我自己總結的“讀書五大妙計”傳授給你吧!
“讀書五大妙計”之第一計:應該找到一本好書。記得那天正好下著雨,我的一t好朋友邀請我去新華書店。聽了這個消息,我頓時樂了,但是下這么大的雨可真讓人為難啊,最后我們還是撐著傘冒著風雨向我們的目標新華書店進發了!大約走了十分鐘,我們來到了邱隘鎮新華書店,看見書柜上那些琳瑯滿目的書籍,有文學類、科幻類、小說類……頓時,興奮與激動像泉水般涌上了我的心頭。我的好朋友也像一只三天三夜沒吃食的餓狼,看見了一群又肥又嫩的小羊一樣,眼放綠光。
在一排排花花綠綠的書籍里找來找去,看看這本也喜歡,看看那本也好,可是囊中羞澀,怎么也決定不了到底該選哪本書。我們已經翻閱了文學類圖書、漫畫類圖書和長篇小說類圖書,渾身無力,筋疲力盡了。
突然,我的好朋友眼睛一閃,找到一本作者為丹尼爾?笛福(英國),改編為朱明霞,書名叫“魯濱孫漂流記”的長篇小說:一個富有冒險精神的主人公魯濱孫有一段既不同尋常又曲折離奇的冒險經歷。他在一次出海探險時遭遇了海難,在九死一生的情況下,他幸運地逃過了海難,被困于孤島,但主人公并沒有被惡劣的環境打敗,而是憑借著自己的機智以及樂觀勇敢的精神,頑強地在孤島上生活了二十八年,并且逃離了孤島,回到了家鄉。
我又樂了,因為《魯濱孫漂流記》就是我想要的書。可是我的心情又沉重了許多,因為這本書就剩下最后一本了,而我和我的朋友都想要,現在我們誰帶的錢都不夠買這本書。
“讀書五大妙計”之第二計:要得到一本好書。我眼睛骨碌一轉決定跟他“石頭剪刀布”來決定這本書到底歸誰。在一次驚心動魄的“石頭剪刀布”之戰后,我贏了,可他卻要賴賬了,我一把就把《魯濱孫漂流記》拿了過來。只見他迅速跑出店門,誰知道他葫蘆里賣什么藥?“啪——”我一拍腦門放下書,趕緊跑回家,嘴里嘀咕:“這小子還學會瞞天過海了,他是回家取錢去了,還瞞得了我啊?!”
于是我加快了腳步回家取錢,比他搶先買到了書,待他回到書店早已不見了我的蹤影,還有那本《魯濱孫漂流記》。
我回到家已經來不及脫鞋了,趕緊跑到沙發上看書。既然已經得到手,那我就應該認認真真把它看完,這就是我“讀書五大妙計”之第三計“讀書”!
白天我看得津津有味,都忘了吃飯,幸好有媽媽提醒我。走路時看書,坐車時看書,連睡覺都要“擠”一點時間看書。
我整天都在看書,什么事都不做,直到媽媽叫我去做作業,我才被拉回到現實生活中,不然我還沉浸在魯濱孫的孤島上呢。
“讀書五大妙計”之第四計就是“回味、品味書”,想想主人公在孤島上的行為:蓋了房子還養了雞鴨牛羊,想想這些還真是有趣的事情,我不禁深深佩服主人公的勇敢行為。
“讀書五大妙計”之第五計就是下次還去買書的話先準備好錢和時間,時刻準備下次“悅讀”。是啊,書是人類最好的朋友,人類不僅能從書本中學到很多的知識,更重要的是還能從書中得到很多的快樂!
小作者是真正的書迷,白天看書入神,晚上看書入迷。走路看書,坐車看書,連睡覺也要‘‘擠”出一點時間來看書。為了買書,頂風冒雨,不辭辛苦;為了“爭奪”一本好書,不惜用“計”,好友“互掐”。這些精彩的地方,著實道出了小書迷的愛書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