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就有四處闖闖的想法,但我始終沒有勇氣背井離多。也許是“獨在異多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的思多之痛使我有些害怕。也許我還太小,感受不到思多的情切。故多是什么?我又是什么?不知道。
兒時的蹣跚學步,讓我第一次對故歲有了感應(yīng)。他托起我的小腳丫,讓我的每一個步子更加堅實,在我每一次小腳丫彎曲的時候,他教導我“快爬起來呀”;當我的小手掌在他僵硬的地上撐起的時候,他握住我的手,與我一同站立……敢問,如今我穩(wěn)健的步伐不是靠他扎人的沙石、不平的坑洼煉就出來的嗎?這是家鄉(xiāng)的土地,沒有筆直的柏油馬路和平滑的高速公路,只有田野里麥苗的舞蹈,山林小路樹葉沙沙的歌唱。
當我背著小書包,踏進陌生的環(huán)境的時候,我知道,一定要緊緊抓住媽媽的手,要監(jiān)視著媽媽的一舉一動,別讓她逃走!可在陌生阿姨的安慰下,剛剛步入家鄉(xiāng)的小社會的我平靜了很多。后來,我有膽量放開媽媽的手去學習。終于,我可以在作業(yè)本上親手寫下自己的名字……這是家多的幼兒園老師,沒有那么多精彩,卻領(lǐng)著我走進了全新的天地。
精彩的少年時代,不太精彩的生活人事。小學六年級乎注定每個人都要滿腹心事。我不會記日記,不太會與同學建立良好的入際關(guān)系,不太會向他們吐露心聲,無從得到父母的信任和老師的體諒,我只會看海。在這個胡思亂想的時期,我要把煩惱寄托在某些事物上。海是個不錯的選擇。獨自思考時,我就望著他。問他同學為什么不理我?教師為什么不體涼我?父母為什么老是不滿意我?不管你怎樣地感情激昂,你不見他大笑,也不見它憤慨。它依然那么平靜。哦,人活在世上總免不了遇到點事兒嘛。這是家多的海。它平常的藍,樸素的美,并不遼闊,也不深邃,可他與我最親,最近。
突然發(fā)現(xiàn),我是故鄉(xiāng)樹林的一片葉子;是故多山巒的一粒沙土;是故多海面的一朵浪花……
我,是故鄉(xiāng)的。
點評:故鄉(xiāng),在大多數(shù)孩子的心目中是一個模糊的概念。而本文的小作者,卻用自己細膩的描寫和特有的敏感,抓住了這種模模糊糊而又真實可觸的存在。滿含深情的行文和個性化的語言,在小學生習作中是不多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