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懂了寂寞
汪燕迪
我們的年華在跟時間賽跑,我努力攀緣,時光的剪影,是誰的從前?
——題記
我想我是一個可以用寂寞這個詞來形容的孩子,我獨自生活在自己那一塊唐風宋韻、裙裾飄飄的小小世界中,微笑,滿足。其實寂寞意味著消極,我也熱愛生活,但也總感嘆于書中的悲歡離合,事過境遷。從曹文軒的《青銅葵花》到霍達的《穆斯林的葬禮》,那種刻骨銘心的悲傷已深深滲入我的脊髓,揮之不去。我沉迷于曹文軒筆下那一塵不染的水鄉,沉迷于那如同江南細雨一般純凈細膩的孩子,我為青銅苦苦徒勞的等待妹妹地歸來而哭泣,腦海里那一幅幅江南水鄉的畫面,如歌如詩,如夢如幻,如光如月,如水如煙,像是清澈明朗的夢境,讓我感懷。我驚嘆于《穆斯林的葬禮》龐大的景致,感嘆書中的人世滄桑,它像是一塊寧靜的木棉,用它特有的氣質將我深深吸引。
總喜歡在夜晚萬物倶靜的時候插上耳機一遍又一遍地聽肖邦的《幻想即興曲》。我覺得從來沒有一個人能夠把生命演繹得如此浪漫精致。他的內斂,他的奔放,他的深沉,他的快樂,他的寂寞,他的憂郁,所有的所有,都已是極致。如同彼岸的櫻花,飛逝的流星,高天上的流云,樹根中的泥土,讓我沉默,讓我思索。在他的音樂中,我學會了在吞噬了世界的午夜之時找回屬于自己的那片天地,寂寞的,但也是值得品味的天地。
我撫摩到了溫暖凋零的痕跡,曲折綿延卻依然和煦如春,是那種煙火幻滅的感覺,好像什么都不曾發生過一樣,其實早已改變。
誰牽誰的手穿越夏花,穿越時光所不能承載的過往;誰和誰一起倒在夕陽下的蒿草里追憶年華,追憶曾經絢爛的煙花。時光從頭頂飄過,總是不留一絲痕跡,曾經擁有過的那份年幼無知,也在走來走去的腳步聲中幻化成一個縹渺的影子,留下我一個人獨自徘徊……
有些人總喜歡回憶快樂的事情,然后一不小心將悲傷撞破,而我總喜歡回憶悲傷的事情,讓快樂一點一點風干,收藏。我想,也許讀懂寂寞的最好體現就是在寂寞中尋找自己的一片天地。
也許這樣,當時光的車輪碾過青蔥歲月的小路之后駐足凝望,就會有不一樣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