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
大學生規劃實踐大學生活---“人生就像餃子,歲月是皮,經歷是餡,酸甜苦辣皆為滋味,毅力和信心正是餃子皮上的褶皺。人生中難免被狠狠擠一下,被開水煮一下,被人咬一下,倘若沒有經歷,硬裝成熟,總會有露餡的時候。”這是崔永元評論人生的一段話,雖然我不會談論人生,但是我覺得用在大學生活中還是很恰當的,畢竟我們即將要從此跳躍,甚至騰飛。大學生活是多姿多彩的,但也需要我們去把握和深入體會。有人說:“平凡的大學生有著相同的平凡,而不平凡的大學生卻有著各自的輝煌。”所以說,你可以選擇平凡,卻不可以選擇平庸。那么,怎樣才能使自己的大學生活充實有意義,怎樣做大學生活的主人呢?下面我就詳細介紹一下我自己在大學期間是如何規劃并實踐自己的大學生活的。
大一,成功的過渡
我來自農村,家里以務農來維持生計,有一個在讀高中的弟弟和年過七旬的奶奶。總的來說,家里的經濟條件比較拮據。由于媽媽患有嚴重的胃病和支氣管炎,不能干重體力活,所以,家里所有的重擔都落在了爸爸的肩上,操勞過度的爸爸患上骨質疏松。從此,家里的重體力活已經沒人能夠再承擔得起。奶奶患有嚴重的胃病和關節炎,一犯病就疼得要命。每天都要靠吃藥來減輕病痛的折磨,控制病情。而我和弟弟每個月的生活費支出,無疑讓家里雪上加霜、舉步維艱。
入學伊始,我暗自下定決心:一定要好好學習,為自己也為家里爭一口氣,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改變整個家庭的命運。古人有云“志當存高遠”,毛澤東也曾說過“風物長宜放眼量”。沒有目標便沒有前進的方向,也毫無動力可言。計劃目標,又可分為近期和遠期。如近期我要看完多少本書,這一個月我要學懂什么知識,假期有什么實踐打算,等等。遠期是爭取畢業前通過國家英語四六級和計算機二級、三級考試,人際關系網應該多大,實踐能力應該達到怎樣的程度,等等。而遠期目標的實現又是一個個近期目標相繼達到的過程。如一天記20個單詞,到考前便可記到很多。當然,這需要堅持和毅力。?
大一學年應該是我成長最多的一年。曾經給南充校區下了一個定義叫“孤島”,可是漸漸發現自己開始喜歡上了那兒,喜歡上那兒的寧靜,那兒的一種隱約的歸屬感。早上的時候,當其他同學都還在被窩里享受溫柔的夢境,而我已經在圖書館南樓外的小花園開始早讀,享受清晨的第一縷陽光帶給我的希望。到了晚上,其他同學都已經回到寢室,而我還在圖書館,享受在知識的海洋里暢游的快感。雖然,這樣的生活少了其他同學所擁有的快樂,但是,對于自己的選擇我卻無怨無悔。因為,這樣的生活帶給了我另一種幸福,我的大學生活擁有著一份獨有的靜謐。南充校區沒有都市的喧囂,總能在親切的鳥語聲中,在蔚藍的天空下迎來新的每一天。一成不變的花花草草,卻伴隨著不同的每一天。細細體味,“孤島”更像是一個“世外桃源”。當然,我也不是完全將自己孤立于整個集體之外。學習之余,我也很注意人際關系的處理。和同學們的關系都處得很好,平時也積極參加班里組織的各種活動。當寢室有人過生日時,我們會聚在一起吃飯,一起吃生日蛋糕,享受著簡單的幸福。到大一結束時,我初步達到了自己的目標。通過自己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學分績點排名專業第七,綜合測評排名專業第四,獲得校級二等獎學金;以516分的好成績通過了國家英語四級考試;學生會期末考評為優秀;參加院級乒乓球比賽,獲得女子雙打二等獎。從高中到大學,我認為自己已經完成了一個成功的過渡。
大二,忙碌并充實著
大一時拿到了學校的獎學金,這是對我能力和付出的肯定,更加鼓勵了我要發憤圖強。經過大學一年級的過渡,很多人已經適應了大學的學習環境、學習氛圍和學習方式,而大二又不用忙著找工作,這段時間正是為將來找個好工作打下基礎的最佳時期。大二的課程安排得比較緊密,課程任務比較繁重,所以我花在學習上的時間較大一時更加多了。盡管如此,學習起來還是覺得有點力不從心。有一段時間,我甚至覺得是自己智商有問題,老師講得很清楚,可為什么自己就是理解不透呢?后來總算是想通了,很多東西都是先有一個量變的過程,才會產生質變。凡事不能操之過急,所謂“欲速則不達”。對待一切都要樂觀,它有一種偉大的力量。如果你用悲觀的眼光看一件事,它只會是失望或是災難,相反如果你用樂觀的眼光看,一切都是美好的,充滿希望的,會讓自己更幸福,更快樂,而且會將同樣的幸福帶給別人。
現實生活中,我們要學會不斷調整自己的視角,不要老是讓自己覺得委屈,顧影自憐,不要由于沒有成功就責備這個世界不夠完美,更不要拒絕他人真誠的幫助和引導。我們應該學會熱情地生活、愉快地工作、輕松地學習,以樂觀曠達的胸懷,真誠地為他人服務,為他人送去幸福。因為當我們把幸福帶給他人的時候,幸福也就悄然降臨我們的身邊。當我明白這個道理以后,就豁然開朗了。通過自己的努力,我沒有辜負大家的期望。大二的學分績點排名專業第三,成績明顯比大一時有了提高,獲得校級二等獎學金;通過了國家計算機二級考試;參加院級演講比賽獲得二等獎,院級乒乓球比賽女子雙打三等獎,院級水果拼盤大賽二等獎,參加院級辯論賽獲得“優秀辯手”榮譽稱號……“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盡管已經取得了一些小小的成績,但是我知道,“革命尚未成功,同志還需努力”。我一定要戒驕戒躁,繼續以謙虛、謹慎的態度來對待學習和生活,爭取取得更大的成功。在學習之余,我還利用周末或是假期的時間去圖書館看看與就業相關的書籍。比如《求職應該注意的事項》、《面試前應該做哪些準備》、《面試時的禮儀》,等等。禮儀是一個人內在修養和素質的外在表現,是人際交往中適用的一種藝術、一種交際方式或交際方法,是人際交往中約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習慣做法,是在人際交往中進行相互溝通的技巧。平時我也看很多報紙雜志,了解最新社會動態,知曉國家大事,掌握第一時間的時政信息……材料是一門有發展前景的學科,我們作為未來的材料人,就應該博學,什么都應該了解一下,并且要有重點地了解某些領域的學科。
大三,收獲的季節
大學三年級,充滿誘惑和挑戰的一年。大三搬到了成都校區后,各種誘惑出現了。有的人經不起考驗,從此墮入了頹廢的深淵。在南充,由于條件限制,同學們上網必須到學校機房或是圖書館。而在新校區,每個寢室都牽了網線,同學們上網變得容易得多,也頻繁得多。
人手一臺電腦成了像每個人都必須吃飯一樣正常的事。條件的放松和寬裕,不知道帶來的究竟是方便還是墮落。但是,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活法。我知道自己家里的境況不好,所以我不會任性地吵著也要跟別的同學一樣,要買一臺屬于自己的電腦。而且,長期受到電磁輻射,對眼睛傷害很大,長期坐在電腦面前對頸椎、腰椎和胸椎不利。網上的信息良莠不齊,經常上網獲取那些零散和不系統的知識反而會退化。我相信,當別的同學在互聯網上查找資料時,我一樣可以在圖書館查得到。新校區的圖書館比南充那邊好很多,冬天有暖氣,夏天有空調,桌椅是全新的,地板亮得可以照出人的影子。這使得我更加喜歡待在圖書館,聞聞書香,跟著名師大家一起在知識的海洋里遨游。
進入大三,開始學習專業知識了。我知道,要想找個好工作,首先基礎必須扎實。而且,我本身就很熱愛自己所學的專業。所以,大三這一年學起來既有趣又輕松。大一和大二都拿到了獎學金,我覺得這是學校對我的肯定和支持。所以,我一定不能辜負學校的栽培,爭取再創新高。古有“臥薪嘗膽”、“懸梁刺股”、“鑿壁偷光”的典故,如今條件雖然優越,但也應該懂得居安思危的道理。所謂“刀不磨,要生銹;人不學,要落后”,“落后就要挨打”。年輕是搏擊風浪的船,昂揚而瀟灑,學習則是船的動力。作為青年一代的我們,應抓緊時間,持之以恒,努力學習,揚帆起航。孔子說:“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我們應謹記他的話,放飛自己的青春,用勤勞的汗水鋪就未來的成功之路。也許我們已經輸在起跑線上,但是決不能再讓自己輸在終點。后天的勤奮可以彌補先天的不足,珍惜現在的每一刻,努力獲取知識,使自己擁有亮麗的人生。每個人都有自己鮮活的夢想,夢有多遠,我們就能走多遠。到大三結束,我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成績。大三的平均學分績點3.88,排名專業第二;綜合測評排名專業第一。獲得“國家勵志獎學金”,兩次獲得校級一等獎學金,通過了大學英語六級考試,兩次被評為院級“優秀學生干部”,參加院級演講比賽獲得一等獎,參加院級乒乓球比賽獲得男女混雙第三名、女子雙打二等獎。我還參加了校級田徑運動會和校級大型歌詠比賽,并且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大四,有壓力但不悲觀
大學生規劃實踐大學生活--大學四年級面臨的是就業的壓力和畢業前的離愁別緒。大學擴招,就業人數猛增,再加上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這使得我們當前的大學生就業壓力非常大。曾幾何時,大學生就被賦予了“天之驕子”的美稱,備受青睞。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體制的變革,現在的大學生已沒有了昔日的“風光”,大學生已經成為了就業隊伍中的普通一員。可惜的是,許多大學生對此認識不夠,依然處處以大學生自居,想當然的就應該找個好工作,有一份不錯的收入。市場經濟競爭的法則就是優勝劣汰,面對日益激烈的就業環境,國家在行動,社會在行動,學校在行動,但最應該付諸行動的是我們自己!不管是大學畢業生還是在校生,或者即將走進大學校門的中學生,我們都應該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多注重參加社會實踐,注重鍛煉自己的專業技能。不管社會怎樣發展,我們始終都應該擺正位置,正視自己。所謂“有壓力才有動力”,意識到當前的就業形勢,我絲毫沒有懈怠,以積極樂觀的心態來爭取自己人生當中的第一份工作。我積極調整就業擇業的心態,時刻保持認真、嚴謹的生活態度,踏實、謙虛的學習態度。廣泛收集就業方面的信息,多看、多聽、多思考。聽取長輩的意見和建議,不盲目崇尚國有大型企業,也絕不隨隨便便找個棲身之所。雖然壓力很大,但是,我絕不悲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