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球鞋的生活兩點一線——家、學校。一路小跑,忙著上學,聽課,忙到沒有時間把頭從作業中抬起來,用髙度近視的雙眼看看窗外的操場;穿皮鞋的生活兩點一線——家、公司。急急趕趕,忙著上班、工作,忙到沒有時間把頭從飯局應酬中抬起來,用疲憊的雙眼看看青山綠水;穿布鞋的生活兩點一線——租住地、工地。跌跌撞撞,忙著打工,養家,忙到沒有時間把頭從殘磚碎瓦中抬起來,用日漸勢利的雙眼看看鄉下的老人和孩子。來來往往,匆匆忙忙,忙是為了自己的理想,還是為了他人的眼光?有一天,我們忽然發現,那雙追逐物質享受的忙碌的雙腳,竟再也停不下來。
太忙了,忙得我們沒空提筆。文件可以用鍵盤,日記可以靠電腦,多深的祝福,拇指關節輕輕一動,便可以送到。所以我們忘了漢字怎樣寫,忘了感情怎樣表達,甚至忘了你我之間曾經質樸的人情。同樣是一“心”一“亡”,是不是忙就等于“忘”呢?
太忙了,忙得我們無暇思考。沒有時間看泰戈爾、托爾斯泰,要看習題/看企業管理;沒有時間聽貝多芬、莫扎特,只能在跑業務的路上聽聽《雙截棍》《老鼠愛大米》;沒有時間品味電影中的人生哲理,只能看看中國的武打和好萊塢的特技。我們看不見優秀作品的內涵,看不見頂級音樂家的內心世界,看不見人生的意義,甚至看不見為什么而忙。同樣的發音,是不是“忙”即是“盲”呢?
太忙了,忙得我們無法回頭。從前大樹下的滿天星被如今的空調霓虹燈取代,再也找不到兒時那一份悠然,那一份恬靜;太忙了,忙得我們看不見路邊的風景,看不見金錢、權力之外的一切,最后,看不見未來。
人人都想當“富貴閑人”,在忙忙碌碌中終于富貴了,閑下來了,心中又還剩下什么呢?
或許我們現在就該放慢腳步。讀讀《飛鳥集》,體味“天空沒有留下痕跡,但我已經飛過”的淡然;品茶賞菊,培養陶潛一樣的悠然心境;中秋之夜,別冷落了窗外的明月屋里的人;閑暇之際,用筆寫下對親朋的真摯思念。留心身邊的花草,每天相同而又不同的朝陽,忙碌中,讓美調整你的步伐,讓情感豐富你的脈動,讓愛充滿你的心。
若沒有步履生風的忙忙碌碌,生活可能平淡拮據,但若一味地忙,只怕錯過了整個人生的美好。朋友,別忙!
【評語】
本文可圈可點之處頗多,我尤愛它的語言——我讀出了作者遣詞造句之時的努力、用心和刻意,更讀出了作者在語言上特有的敏感、聰慧和靈氣。當然,精致的語言只是本文一件華美的外衣,真正支捸在其中的是作者深沉的思考和不俗的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