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胸是什么?是錚錚鐵骨,昂首向上?是安然處世,不隨波逐流?還是不慕榮利,自尊自愛?
古往今來,有多少有識之士為人們詮釋著何謂“挺胸”,他們以自身行動告誡世人:凡做人,必做一個挺胸的人。
挺胸,是一種向上的姿態
“挺起胸來,就你第一!”郎國任拍拍兒子郎朗的背,這句看似簡單的話語陪伴郎朗走過風雨,經歷彩虹,終使他成為當今世界最年輕的鋼琴演奏家之~
郎國任總不忘提醒兒子挺胸,即使在郎朗一年有200多場繁重的演奏任務時也天天如此。挺胸,給郎朗增添了一份自信,更讓他有了王者的大氣。
挺胸,是一種向上的姿態。挺起胸來,人不僅變得挺拔了,而且更能以一種積極的心態對待生活,無形間激發出人們的昂揚斗志和面對困境的勇氣。
挺胸,是一種安然處世的心態
蘇軾是一個被宋神宗盛贊為“才與李白同,實比李白厚”的千古大家。一場烏臺詩案,卻將他的從政之夢打人谷底。這位曾期待著“西北望,射天狼”的大文豪選擇挺胸而立,他隱人黃州,飲酒種地,磨難錘煉了他的心志,更壯闊了他的心胸,他仍如一縷輕風,在他心中“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風雨任平生”。
挺胸,是一種安然處世的心態。有時,面對現實,或許憑我們渺小的力量無法改變什么,那時的我們只要能挺胸,以一種安然處世的心態笑對一切,就足夠了,好似陶潛“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挺胸,是一種高尚的節操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大聲疾呼。“文將軍之忠心,日月可鑒,可大宋氣數巳盡,不如投降我大元……”想起敵將之語,文天祥不禁怒火中燒。
面對大元的軟硬兼施,文天祥的愛國之心絲毫未變,他毅然選擇了挺胸赴刑場,慷慨就義。
挺胸,是一種高尚的節操,是自尊自愛的具體體現,做人要挺胸立于天地之間,不可茍活。
時間的洪流沖蕩歲月,有不少挺胸之人被推向風口浪尖:李白不“摧眉折腰事權貴”,他寄情山水,挺胸而立,用手中的筆寫滿了半個盛唐;聞一多面對特務拍案而起;朱自清寧死也不領美國的救濟糧.....他們的挺胸千秋彪炳。
做人,必做一個挺胸之人。一個真正的君子必當挺胸而立,挺胸是做人的第一要素。
【評語】
正如“挺胸”一樣,文章也有一股浩然之氣。論證部分從“挺胸,是一種向上的姿態”,“挺胸,是一種安然處世的心態”,“挺胸,是一種高尚的節操”三方面并列展開列舉事例論述。結構清晰,論證有力。(林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