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著叫人難受的富康車,一路顛簸地直奔阿姨家,我已經(jīng)吃不消了,直想作嘔。但我知道,真正吃不消的事還在后頭.
阿姨關了門,便坐回鋼琴椅上,我們要開始上課了。我有點緊張,兩個月沒去上課了,教的幾乎都忘光了,甚至連音調都可能會走樣“1-3-5……”發(fā)音開始了,我繃著肩,吸大口的氣,然后張開澀澀的嘴,發(fā)緊的喉嚨里蹦出了干巴巴的聲音。“錯了,全錯了!你都忘光了!”阿姨性子挺躁,一把將我拉到鏡子前面。“看我!舌頭要放平,不能往上拱,下巴要放松掛下來,聲要靠后。”她做示范,一旁的我嘴忙舌亂,跟著做動作。“舌頭!舌頭要放平!”我吶吶的應了聲,重新把動作做了一次。好不容易挨過了發(fā)聲練習,我的肚子由于吸氣而有點發(fā)疼了。
《幸福在哪里》的歡快音調從阿姨靈活的指間瀉出,我深吸一口氣唱了。情況沒有多大好轉,音低而混。阿姨沒有辦法,只好讓旁邊的媽媽代奏。她又拉我站在鏡子前,“心跑哪兒去了?看我的嘴,這樣!”她的脾氣真的不好,已經(jīng)快到發(fā)火的邊緣。我低垂著頭,不敢看她,直覺地偏了方向。當然,又被罵了。第三次她做示范,表情洋溢著“幸福”,聲音又洪又亮。“跟上!”她的眼睛告訴我,她己經(jīng)發(fā)火了。我不禁有點悚。
樂曲再一次響起,我無奈地張了口,滿腦子一片空白。這該死的歌唱也唱不好<??…焦急、惶恐占據(jù)了整個心房。我沒法輕松唱,而唱歌要的就是輕松。唱不好,又挨了訓,本來就“水汪汪”的眼睛決堤了,淚不爭氣地奪眶而出了。淚在流,琴在奏,嘴在動,我的表情一點都不“幸福”。我只得強裝“笑臉”,邊哭邊笑邊唱,心里難受極了,阿姨可不管,只說了句:“想學好就得先吃點苦。”這話給了我震撼,我開始振作精神。我一直唱,唱到歇斯里底,唱到《幸福》結束,唱得淚流滿面,唱完了,但我不怨不悔。
“要先吃點苦”回家的路上我一語不發(fā),想的只有這句話。媽媽問我阿姨是否太兇了,我搖搖頭。我很幸福,不用唱“幸福在哪里”,我想我知道,幸福就在于“先吃點苦!”點評:
生活就像七色陽光,只要用心地去體驗,就能寫出一篇篇聲情并茂的佳作。本文作者細膩地刻畫了自己練唱受挫時的心理感受,從中得出“幸福”在于“先吃點苦'文章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