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起書,話雖然沒有冰心奶奶那么多,但也還是不少的。
記得我看的第一本書,是我小時候闌尾炎在華西醫院時,每天都要忍受極大的痛苦,媽媽在小賣部給我買了一本書,只記得是一本童話書,那本書幫我度過了我一生中最痛苦的時期。后來,那本書被外公拿去記電話號碼了,氣得我大哭了好幾場。可以說,那本書承載了很多我幼年的回憶,現在卻找不到了。
現在,我對電腦有很大的興趣,這都是源于爸爸的那幾本《微型計算機》,那本書曾是爸爸睡覺前必看的書。因為爸爸說我看不懂,激發了我的好奇心,我就一知半解的讀了下去,對于那些字,我大多都認識。因為那時我讀幼兒園有一個叫“魔法識字”的興趣班,為了看懂這本書,我毫不猶豫的選擇了這個興趣班,到后面,我雖然能夠通讀了,但是很多詞我還是不理解,所以也只能不求甚解的讀下去。
另一本令我印象深刻的書就數《明朝那些事兒》了,作者當年明月以幽默詼諧的語言,還原了六百多年前那段可以與唐朝媲美的時光。這也算是我的歷史啟蒙書吧,以前我總是覺得歷史很精彩,本想自己動腦給這本書評論,可實在不敢班門弄釜,故引用如下句子來表述我對歷史的理解:“歷史是什么?歷史就是那些殘磚斷瓦,古廟荒冢嗎?就是那些發黃的書本嗎?不是,絕對不是。”
對于書改編的電視劇,我比較喜歡看原著,畢竟電視劇實在沒有書好看。再說,看一部電視劇都夠看幾部書了,濃縮才是精華,比如郭敬明的《幻城》,還有天下霸唱的《鬼吹燈》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