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戶鄭玉開的建房故事
一記雪山鎮中山村老黑山小組村民鄭玉開
脫貧攻堅已經到了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沖刺階段,必須以更大的決心、更明確的思路、更精準的舉措、超常規的力度,眾志成城實現脫貧攻堅目標,絕不能落下一個貧困地區、一個貧困群眾。
鄭玉開,男,彝族,1971年5月出生,現年46歲,中共黨員。家住雪山鎮中山村老黑山小組。家庭人口6人,2014年被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人貧志不貧,經過三年的奮斗,他有信心在2017年摘掉貧困帽子。
農村開始走向富裕之路,國家惠農政策更多,近幾年,農村掀起了建房高潮,一幢幢高樓大廈在山區拔地而起。可對于困難戶而言,要建一幢樓房,談何容易。鄭玉開同志是這樣想的,現在建房,國家給予資金上的支持,孩子讀書也有”兩免一補“等優惠政策保障,可謂機不可失,失不再來。于是,他下定決心要把房子建起來。
可是問題來了,路不通,建筑材料無法運到家,人背馬馱根本解決不了問題。老黑山小組是離村委會最遠的一個寨子,而鄭玉開家和寨子相隔2公里,他和另一戶人家就在”熊出沒“的地方。
面對困難,鄭玉開不畏縮,苦口婆心地做鄰居的思想工作,最后決定,一起出錢出力,用挖掘機把路修通。經過預算,近2公里的路,需要2萬元左右,每戶湊1萬元。深林傳出轟隆的機械聲,驚動了寨子里的百姓,鄭玉開的”愚公精神“,也感動了百姓。于是,在小組長的倡議下,寨子里20戶人家,每戶資助500元錢給他們。這樣,鄭玉開和他的鄰居每家只出了5000元,就把公路修通了。
路修好半年后,在中山村老黑山海拔最高處,聳立著一座”別墅“,它就是鄭玉開家的新樓房。在鄭玉開的帶動下,中山村困難戶也掀起了建房高潮。
房子建好,需要償還政府貼息的5萬元貸款,償還向親戚朋友借的10萬元建房錢,這些不是小數字,但鄭玉開并不愁眉苦臉,他說:”靠山吃山,我們這里山寬人稀,山清水秀,牧場寬,養個小雞小豬病都不會有,發展小規模養殖業和種植業,還是有前途的“,目前,他家養牛10頭,豬20多頭,山羊20多只;掛果的核桃樹10棵,兩三年后可以掛果20多棵,更小的有100多株。看來,只要有決心、有目標、有干勁,脫貧致富不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