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演講的題目是《回漢和睦一家親》。
我生活在回漢雜居、美麗和諧的寧夏海原。就讀于回族學生占多數的農村小學。在我的校園里,回漢同學一家親的故事多得說也說不完。記得那是2015年12月,我們班的顧鵬被確診為腦腫瘤,這對他原本貧困的家庭來講無疑是雪上加霜。知道這件事后,全校1098名師生紛紛伸出援助之手:5角、1元、10元、100元,同學、老師、家長,不論回族漢族,都希望盡自己的微薄之力幫幫他。下午,當老師撥通顧鵬家長的電話時,電話那頭,顧鵬家長泣不成聲,哽咽著說道:“顧鵬己從西安回來,手術無法進行。”隨后,老師和我們幾個同學去家里看望他。此時他己臥床不起,看到我們,他斷斷續續地說:“我要去北京看病,我想同學們,我要讀書……”看著他那樵悴的面容,聽著這令人心碎的話語,在場的所有人都淚流滿面。幾天后,噩耗傳來,我親愛的同學、我的好兄弟,他終究沒有完成自己的心愿,遺憾地離開了這個世界。聽到消息后,我們班的同學個個趴在桌上哭紅了眼睛,從他得病到離開只有短短的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顧鵬走了,可他走得并不孤單,他有我們為他祈福,有我們代他完成心愿!在海原,回漢和睦一家親的故事平常而又溫馨。海原回族婦女馬志英,曾兩次下崗,因病動了四次手術,可她卻以頑強的毅力和慈母般的愛心,十二年來先后救助了五百多名回漢貧困殘疾女童,被稱為“回族媽媽”.最美鄉村教師楊富生,畢業后毅然回到家鄉,把青春留在大山深處,將自己的滿腔熱情獻給了山區教育事業,撐起許許多多孩子的成長成才夢……
正是回漢和睦一家親的力量,讓我們的家鄉美麗的寧夏越來越和諧。今天,民族團結之花盛開,民族團結之果甘美。我們為這個和諧幸福的家園而自豪。今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來寧夏固原考察時,走訪了回族群眾馬科家,察看屋內陳設,仔細詢問他們一家的生活情況,習總書記對回族群眾的關切之情深深地感動了寧夏人民。黨和國家的關懷勝似春風,吹起了寧夏各族人民心底的希望,吹開了寧夏各族人民心底最美的花兒。這是一朵民族團結之花,這是一朵和諧幸福之花,就像六盤山上盛開的馬蓮花,迎風搖曳、盡情綻放。
團結鑄就和諧,和諧促進發展。梁啟超先生曾說:“少年強則國強,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而我想說:民族強則國強,民族團結則國團結,民族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不管我們身在何處,我們都要記得:我們有一個共同的民族,叫做中華民族;我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做中國人!作為一名在黨的陽光沐浴下成長起來的少先隊員,我愿和我的同學們攜起手來,從自身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唱響“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主旋律,為民族團結進步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