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離年輕這一詞匯越來越遠去搭車旅行去在路上更像一場遲來的成人禮完全沒有人知道我們的生命除了不可避免地趨向衰老外還將有何遭遇”。
這是劉暢在自己《三十歲的成人禮:搭車去柏林》一書中的一段話,或許單說“劉暢”這個名字沒幾個人會舉手搶答說自己知道,但就是這個猛人和另外一名猛人在一塊做了件讓我覺得特男人、特熱血、特激情的事,兩人從2009年夏天開始一路只依靠陌生人的幫助,從北京到德國柏林,用招手搭車的方式前進,共搭車88次(包括維族大爺的三輪車1次,伊拉克老農的拖拉機1次,吉普賽人的馬車1次),途經13個亞洲與歐洲國家,穿越中國、中亞和歐洲,耗時3個半月,行進1萬6000多公里,最終抵達了德國柏林,然后就有了這本書。
遵照目前最潮的方式,即使一西一中搜索“維基百科”和“百度知道”,成人禮的定義也被限制在了二十歲以下。以三十而立的年紀,兩個人丟開所有負擔和羈絆,以最激進的方式追尋自己的夢想,完成了自己定義的“成人禮”.書中對旅途的記載有詳有略,以隨筆的方式跟錄了自己的心路歷程,有苦有樂,有酸有甜。一度腳受傷、一度窩在汽車里接受低溫的考驗、一度在野外露宿用最簡單的方式解決各自的溫飽,但他們內心卻始終充滿喜悅和滿足,看著星空品著空寂,即使握在手中的僅是一杯白水,這時也成r一杯烈酒,喝下去,醉的是激情,醉的是夢想,醉的是眼卻點燃了自己的心。
作者自己坦誠,旅行一開始的目標只是為了追求一些自己以為重要的東西而與朋友結伴踏上旅途,兩人都沒有超于常人的意志,不是為了吃苦而吃苦;兩人也都不是職業的旅行家,不是為了旅行而旅行,旅途的風景,沿路中所獲得的幫助,為了克服困難超越自己而付出的堅持,都成了他們最大的收獲。旅途終結的時候,每個人的內心都因為這樣一段路程而得到了某種圓滿。我曾經也極度渴望成為一名背包族,甚至還因此刻意結交了幾位戶外俱樂部的教練,說的最多的是想出去走走,即使一個人也是種滿足和享受,做得最多的卻是把裝備放箱子里,不咸不淡的過著小日子。這本書給了我極大的震撼,其實并不需要你丟棄所有而獲得這樣一次旅行的機會,需要的只是自己內心的那股熱情而勇氣,只有你真正邁出了那一步,你才離自己的追求和向往近了那么一點。
人生本來就是一場旅行。自己過的每一天都是人生旅途中的一段風景,自己遇到的每一個人都是人生旅途中的一段緣分,如果有時間有精力的話,不妨拿出自己很短暫的時間去實現人生中的一個目標。
這樣一來,你將不再是被動的接受人生中風景和緣分,你用自己的生命和激情追求著自己想看到的美麗,你用自己的堅持和努力追求著自己的理想,內心的滿足將帶給自己最大的愉悅。要知道真正的旅行真正的精彩都屬于自己內心的呀!這種轉變現在不做的話,以后就會慢慢消逝掉,泯滅自我,完完全全成為一個循環在紙環上的螞蟻。
“用自己的腳步和別人的汽油,丈量這段愛情”這是他們的口號,用自己的腳步和自己的熱情,丈量自己的人生,這才是我們真正要謹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