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獄門前》是新華社記者喬云華著寫的一部讓人掩卷沉思的長篇警示對話實錄書。書的主人公,是前河北省委主要領導秘書、省國稅局局長李真。全書通過作者對主人公在“地獄門前”心路歷程的描述,平鋪直敘闡釋生命的本質和價值觀、人生觀等重大命題。沒有微言之詞,沒有高談闊論,而是生動地描述了一個從天堂到地獄的墮落者靈魂,震撼和警示旁觀者。甚至可以說,拯救了一大批人的靈魂。用心讀罷會產生對法律與死亡的敬畏和對生命與自由的珍視,對親情與愛情眷戀和對權、錢、色以及人的欲望的反思。這本書告訴我們,天堂與地獄,并非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可能只有一步之遙、一念之差。
一個省委主要領導的秘書、一位省國稅局局長,權力的神通、個性的狂妄、欲望的膨脹以及違法亂紀的器張,可見李真曾經的“風光”.也是這些“風光”,最終把他送進地獄之門。翻開書,就看到李真與死亡的“面對面”,但他渴望活著。死是地球上每一個生物最終必須面對的事情,但并不意味著每一個生物都愿意欣然前往。印度《瑜珈經注》中說:在所有的生物中,都存在著自我祝福。讓我永不消失,讓我活下去……甚至,一條剛出生的蟲子也怕死。所以,當李真聽到法官嚴正宣布:“把李真押下去,立即執行死刑”的時候,“李真全身一抖,臉猛地一抽,眼神中充滿了恐懼”;當法警把紅布罩李真頭時,“他的眼睜得圓圓的”.李真對死的恐懼,讓人讀了心有余悸、心跳加速。我們可以設身處地,可以身臨其境,可以感同身受。因貪欲放縱敞開的紅紅冒著濃煙的地獄之門,如同歐美恐怖電影,陰森森、血淋淋,攝人心魄,讓人感到后脊發涼。
一個人在陽光下自由地工作、生活、行動,自身價值得到充分展現;充分享受憲法賦予的各種權利,再加上正當的合法收入,與家人共享天倫之樂,這應該是人生的天堂。在天堂與地獄面前,我們會想到一些什么呢?
雙刃劍單刃為刀,雙刃為劍,今天它被賦予了一種深刻的寓意和豐富的內涵,權力就是一把雙刃劍。從一定意義上講,領導干部的職業,是一種“高危職業”.實權越多、權力越大、風險就越大。實踐證明,當權力遭遇濫用,唯我獨尊,便會成為洪水猛獸,禍國殃民,害人害己;當權力傾注責任,造福百姓,便會成為雨露甘霖,謀利民眾,厚澤于人。所以,無論干什么工作,在哪個崗位上,都要對權力保持一顆敬畏之心。
必自斃“多行不義必自斃”,可謂一語中的。欲望在理性軌道上,無論是對人類文明而言,還是對個人而言,都可以成為前進的動力,但欲望一旦變成不能控制的不義貪欲,必將引你走向地獄。而人們對這個問題的認識,往往陷于“后人復而哀后人”的怪圈,導致“身后有余忘縮手”.到了“眼前無路”、“自斃無疑”的時候才“想回頭”,這是一個可悲的境地。所以,我們要有“不自斃”的底線規范、理性自覺和操守道義。
軟著陸這個本意指航天器在降落過程中,通過多種減速方式共同作用進行減速,達到安全著陸的專業術語,用于我們人生,其理也莫不如此。輝煌與順當,在于正確把握自己。處在人生輝煌時,往往被許多光環所包圍。心智不清,行為不檢,迷醉在人生肥皂泡中。如果自我及時定關把向、調整控制、躬行自省,進行軟著陸,是可以避免從高空摔下的危險,否則后果可想而知。
窮開心歌曲是這么唱,人要窮開心,遠離變調、變味、變色、變質。用一種樂觀平靜的心境,面對一切。每個人都會經歷各種可能,有時平平淡淡,有時轟轟烈烈;有時一帆風順,有時事事不順;有時心想功成,有時處處碰壁,這是很正常的事。關鍵是要保持樂觀的心態,得意淡然、失意泰然。就像圣嚴法師講的那樣:“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有了這樣一份心境,對權,就不狂不拜;對人,就不囂不傲;對己,就不煩不躁。
留什么當官為什么,今天干什么,身后留什么,作為領導干部確實要經常想一想。要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己之心。古人說:鳥將死,其鳴也哀;人將死,其言也善。人,一旦犯事被查處、進監獄,整個與其關聯的所有一切就好比從天堂掉進地獄。所以,無論為官還是做人,“一步之遙”千萬跨不得、“一念之差”千萬“差”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