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日子
穿梭在喧囂的市井之間,忙碌在繁瑣的工作之中,遭遇在理想和現實的差距之間,置身于人性迷茫的社會當中,然而我卻無法游離于這一切繁花似錦的景象之外,求得片刻的冷靜。彈指一揮間,而立之年早已離我遠去,帶走的的是我的青春、夢想和激情,帶走的是我不加思考的沖動、不知疲倦的勞作、不知天高地厚的年少輕狂,留下的卻是一堆不計代價的后果,不知不覺中才發覺歲月留給自己的東西少之又少,帶給我的只是更多的迷茫、無助和冷冰冰到有些殘酷的現實。有時候我會惶恐不安,為自己空洞的靈魂,為自己迷茫的前途,為曾經揮灑汗水的耕耘,為辨不清交叉復雜的人性,更為揮之不去的內心陰影。而更讓我焦慮的是就在我困頓不安的時候,我的生命在無時不刻地浪費,我的時間在侵蝕著我的肌體,卻不可能有片刻的停留!
記憶當中總是停留在懵懂的少年時期,脖子上掛著鑰匙,趴在地上拍畫片、玩泥巴的那一刻,或在夏日的池塘邊爬上高高的梧桐樹抓幾只金龜子,或干脆下水洗個冷水澡捉條水蛇什么的,仿佛在那一刻我才能感覺到難得的放松和輕快,愉悅的快感才能貫穿內心,這種感覺似乎有些讓我上癮。雖然那時候的生活很不富足,父親、母親的收入很微薄,給予我們的零錢當然也微不足道,但是三分錢一只的冰棍到現在仍然甜在心中,余味久而彌篤。
然而人總是現實社會中的人,停留在兒時的記憶中只能讓自己更加迷惘,任何人都無法回避的是一一我活在當下。但事實上,我在絕大多數時間都體會不到活在當下的快樂。在工作中,我能夠保質保量的完成各類復雜數據報表的保送,做好文字分析材料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見解;完滿解決計算機網絡的軟硬件故障,對系統的漏洞予以修補,參與開發了某個應用軟件;做好納稅人的各項服務,讓納稅人的遵從度、滿意度提高;遇到未知的問題,通過自己的學習、分析到動手,能夠得到徹底解決。每一項工作任務我都能安排的井井有條,所有的這些我都能夠很輕松的完成或者駕馭,但是我沒有獲得更多的快樂,或者說僅僅獲得了某種滿足感。而且糟糕的是,這種感覺隨著年齡的增大而與日俱增,逐漸變成了一種思想負擔,這種負擔帶來的是壓力和焦慮。
體會活在當下的快樂
我是一個自認為工作、生活和學習都很有規律的人,喜歡列計劃,今天做什么,明天該做什么,這周做什么,下周做什么,短期計劃、長遠規劃,然后我會去按部就班,如果完成的效果沒有預期中的要求,我可能會很沮喪或者耿耿于懷,覺得自己不夠努力,就這樣放棄嗎?一一那絕對絕對不行。然后新一輪的計劃又開始了。除此之外,我還活在自己的計劃完成后奮斗后的美夢中,那樣的生活會很美--甚至完美。但是,我不得不承認,這一切都跟芭芭拉書中講的完全一樣,我對當下的時間沒有一點感覺,沒有抓住那真實的剎那,我每天過得并不快樂。
一個幽默的笑話,我笑不起來;一頓妻子準備的佳肴,我只是用來果腹;一場緊張激烈的足球比賽,我只是在乎最后的結果;一個富有挑戰性的工作任務,我先想到的是他的困難。幾聲孩子的咳嗽,讓我晚上難以安心睡眠。
這樣的狀況逼迫著我好好靜下心來,也必須靜下心來,認真省思自己。這時候我也突然意識到,自己缺乏這樣的省思,因為每天都在忙忙碌碌,每天都在為明天算計,每天都在焦慮未來的某個問題,而真正屬于當下的時間少之又少。
誠實看待你自己的生命。你每天每夜所做的事都很有意義,且能使你心中微笑嗎?你是否把大多數的時間都花在幾乎毫無樂趣的事情上?當你生命終了,你會不會希望自己曾經以另一種方式過活?如果你只剩下一個月的壽命,你會做什么改變?檢視你自己的內心深處。你快樂嗎?有什么東西是你覺得必須擁有才會快樂?你確定擁有那樣東西之后,你一定會快樂嗎?那樣你就滿足了嗎?安吉麗思在書中告訴我,對自己提出這些問題非常重要,它會迫使我不再麻木地、機械式地過日子,而必須用心去活。
平時很少閱讀身心靈類方面的書籍,因為我總是很自信地以為,能夠正確的看待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這樣的心里是很健康的,至少是很正常的。《活在當下》讓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讓我認真檢討自己的人生軌跡。書中沒有最艱深的靈修內容,沒有最玄妙的禪語,只是根據作者的親身體驗,收集的各家妙言,匯集成一部具有在生活里有指引作用的”當下實踐“.”活在當下“不僅僅是個時間概念,不僅僅是說我們現在所處的現時現刻,更多的是闡述抓住當下那一刻真實的剎那,并從那一剎那獲得快樂,這種快樂是一種讓人身心愉悅的快樂,沁人心脾的快樂,活在當下是一個人生命力的自然展現。
回頭看看自己的往日,我或許有所醒悟:為什么什么事都那么在乎結果,而忽視了過程的快樂呢?為什么只許自己成功,而難以容忍失敗的結果呢?為什么總是不自覺地為昨天的事情而耿耿于懷呢?我忘記了輕松幽默,忘記了松弛神經,忘記了享受豐食美味,忘記了感受足球比賽的過程,忘記了工作中攻克難題的興奮,忘記了和孩子、妻子相處的和諧。我想最主要的是我沒有用心去生活。
活著的人,有活在過去的,有活在未來的,但能真正的活在當下,少!兩個人在昨天吵架了,在今天,他們仍然怒氣相對一一他們這時沒有活在今天,而是活在昨天。
仔細想一想,是不是我也活在過去或是未來呢?我經常活在自己為自己設計的計劃當中,更多時候活在我為自己編織的美夢當中。而當下的時間于我來說都是想實施計劃或幻想當中度過了,忽略了當下,也就讓我失去了快樂。不要為昨日的不如意而郁郁寡歡,不要為未來的遙遙無期而不知所措,更不要為現實的殘酷而痛苦不堪,認真做好現在的工作,過好當下的生活,對”此時此刻“關注得越多,對快樂的感受就越深。
未來的憧憬
或許不再年輕,對于我來說并不是壞事,因為正所謂”人總要學著自己長大“,從父母、老師、長輩那里學到的東西,伴隨著自己境遇的起伏、生活的困頓,吃過多少”塹“之后獲得的”智“絕對是寶貴的人生經驗,而這些經驗中最重要的也是我忽略已久的,就是”活在當下“.我突然想到前不久家中發生的一件事,家里的洗衣機由于進水管年久失修,無法進水而嚴重漏水,結果將樓下鄰居家漏得一塌糊涂。在當夜搞完衛生后,隔日我和妻子又請人來將樓下鄰居的墻壁粉刷一新,接著我自己開始整修洗衣機的問題,前后購買、更換水龍頭去五交化商店不下三次,然后拆下舊水管更換新的,在三伏天里我打著赤背光著膀子,獨自修理著洗衣機,全身汗如雨下,經過艱苦的修理我終于徹底將水管修好。雖然往返與修理店,折騰得我很是勞累,但是望著我修好的洗衣機,我很有成就感,因為我獲得了一次寶貴的動手經驗,這種經驗讓我感到非常愉悅。而最重要的是妻子的家務并沒有因為洗衣機損壞而增加,家庭生活進而和諧有序。
活在當下“并不意味著對未來的不思考、不計劃,并非不回憶過去,不預計未來,而是專注于過程,一個過程只干好一件事情。我應學會更加成熟地思考,更有質量地把握每個"當下"(thePresent),對計劃的落實要有自信,絕不能忽略客觀存在而主觀空想。一個憑空想象的未來就像一個美麗的肥皂泡,一吹就破。
在工作中,認真細致,絕不馬虎;在同事中,友好善待每一個人,即便他對問題的看法與我截然相反;在生活中,我盡職盡責地當好妻子的助手,承擔起家庭責任勤快地做好家務,幫助妻子完成我自認為的”男人干的活“;陪著孩子完成作業,和她玩耍,教她做人的道理和良好的生活習慣,在親子活動和外出旅行中我更能體會到和家人游戲的快樂。盡管我不能事事都做得盡善盡美,但是我會去用心感受每個過程的快樂。
活在當下,生命的意義也只能從當下去尋找。過去的事,均已過去而不存在。不論是多美好且令人懷念,或是多么丑陋令人追悔,都沒有必要沉緬于過去的情緒中。對過去的懷念或追悔,只是徒增自己的煩惱,進而干擾當下該做的事情。
人活百歲,不過三萬多天,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如果夸張而簡明言之,人一輩子不過有三天,即昨天、今天、明天。昨天是作廢的證票,是過去的歷史,是無法改變的既成事實;明天是未到期的證票,是未兌現的事實,是無法預測的;只有今天才是可以把握的,是最現實的。每一個想要找尋真實自我、尋找人生意義的人,都應該正視現在的每時每刻,不浪費眼前的光陰,從當下獲得啟發,活得快樂。
珍惜現在,活在當下。未來總是飄渺的,向昨天揮一揮手,過去的無論怎么樣也都已經過去,只有把握現在,才能創造未來。
最后,我想應該記住書中引用的這段哲理短句:
生命的意義只能從當下去尋找。
逝者已矣,來者不可追。
如果我們不追求當下,
就永遠探觸不到生命的脈動。
當我刻意追求快樂,
快樂卻隱而不現。
當我不再刻意尋找,
只全然放心于當下,
快樂竟在眼前。
摘自世界聞名的越南高僧一行禪師(ThichNhatHanh),一本深具啟發的書《一步一蓮花(PeaceIsEverySt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