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染病的傳染必須具備三個條件: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只有這三個條件都具備時,傳染病才可能發生。因為預防不同的傳染病所應采取的消毒方法和消毒重點也不一樣。所以我們有必要再了解一下傳染病的傳播途徑,也就是病原體離開傳染源后,再進入健康人體內的途徑。傳染病的傳播途徑主要有以下幾種:
1.呼吸道傳播
空氣、飛沫、塵埃是呼吸道傳染病的主要傳播途徑。傳染源(如病人)口、鼻腔、氣管內、肺部的病原微生物在其談話、呼氣、咳嗽、打噴嚏、叫喊時隨飛沫排出,或飄浮于空氣中,或直接噴射到對面的物體或人體上,被其他人(易感者)吸入而得病。如流感、“非典”。
2.消化道傳播
水、食物、蒼蠅是消化道傳染病的主要傳播途徑。因經口吃進了被病原菌污染的食物和水而被傳染。如甲肝、痢疾。
3.接觸傳播
以手、用具、玩具而實現的傳播通常稱為日常生活接觸,既可傳播消化道傳染病也可傳播呼吸道傳播傳染病。此外還可以通過皮膚直接接觸、性接觸、被有病的動物咬傷或皮膚有傷口接觸了病人或帶有病原微生物的水、土壤等而被傳染。如紅眼病、狂犬病、疥瘡、破傷風和各種性病、鉤體病等。廣義地講,一切傳染病都是通過“接觸”病原體而傳播的。
4.昆蟲媒介傳播
播疾病的昆蟲主要是上類吸血節肢動物,有蚊、蠅、虱、蚤、蟬、恙蟲等,它們叮咬、吸取患病的人和動物的血后,再叮咬健康人,就將病原體帶人健康人的體內。如乙腦、出血熱。
5.通過血液、血制品和體液傳播
病人或帶菌者的血液和體液,通過輸血和不潔血制品、注射、皮膚傷口進入健康人體內的傳播。如艾滋病、丙肝。
6.母嬰之間的傳播
主要有兩種,一是通過胎盤傳播,二是通過母乳喂養和親密接觸傳播。如乙肝、梅毒、風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