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干精神在形式主義弊端中燦然升華
——評《男婦女主任》中的“男婦女主任”
李金華
《男婦女主任》以喜劇小品的手法,揭露了我們現實生活中的吹牛風和形式主義,同時,也肯定褒揚了基層小人物男婦女主任劉一本的忘我的實干精神。可謂構思奇妙,安排獨特,表演到家。
影片從頭到尾都在將吹牛風、大搞形式主義的歪風邪氣暴露在觀眾面前,讓這些可惡的風氣在觀眾的笑聲中受到鞭撻,在笑聲中否定虛假、浮夸等社會上的惡習和通病,肯定主人翁劉一本創辦農村業余學校,豐富群眾文化生活的好思想、好創舉。
不錯,禍是男婦女主任劉一本闖下的,在鄉政府的婦女主任大會上,劉一本的正“一、二、三、四、五”和倒“五、四、三、二、一”的發言,引起了縣級領導和鄉領導的關注,上級要組織人來參觀,這可急壞了村長,村里沒有什么“一、二、三、四、五”的文化活動制度,當然也沒有什么倒“五、四、三、二、一”的創舉,顯然這是劉一本吹的牛。吹的“惡果”,要讓劉一本一人嘗。村長發怒,老婆罵街,劉一本吃了這些氣不說,還得連夜不停的趕寫歡迎標語,訓練“歡迎,歡迎,熱烈歡迎”的隊伍。總得撐過去啊!
為搞好這一歡迎場面,劉一本忙得不亦樂乎,可領導們沒有來,到別的地方去視察工作了,參觀改期,劉一本多次白忙,嘗夠了搞這種形式主義的苦頭。
終于,又接鄉領導通知,計劃生育活動日來參觀,要看活動內容、具體材料,還要詢問群眾。劉一本又不得不忙著去編計劃生育宣傳提綱,準備檢查的小冊子,村里人手一份。劉一本還忙著替人干活,搬包谷,使別人有時間去背小冊子,因為縣領導來參觀,沒有這些形式上的東西是不行的。可萬事倶備,縣領導因工作關系又改期了,到文藝活動日參觀,劉一本又去換工幫人洗衣服,好讓婦女們有時間去排練文藝節目。要不然縣領導來參觀沒有文藝表演的形式那不就砸鍋了嗎?
這一而再,再而三的搞給領導看的形式,正暴露了當前我們社會的某些弊端,可也就在這被人討厭的無數次的形式應付中,則更顯見劉一本的實干和才華,劉一本這個小人物的實干精神也就在這一而再,再而三的形式中突現出來了。這種形式,這種應付,一次次的苦了劉一本,難了劉一本,可也就在這難這苦中一次次的增長了劉一本的才干,極大的鍛煉了他。你看,劉一本學會了寫標語,學會了編計劃生育的小冊子,學會了演戲,學會了做群眾的思想工作,更懂得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如何做群眾的思想工作,更重要的是通過這一系列的工作,劉一本鍛煉成了一名實干家,成了群眾喜歡的村基層好干部,成了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先鋒。這樣,一個村精神文明建設的先進干部的形象就在觀眾的笑聲中,在劉一本的無奈中樹立起來了,這就是群眾心目中十分賞識的基層干部形象。
看,在劉一本的努力下,原來死氣沉沉的鄉村沸騰了,人們歡天喜地,正“一、二、三、四、五”和倒“五、四、三、二、一”的活動制度堅持下來了。到此言必出,行必果的小人物個性得到了極其鮮明有力的展示。黨中央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的方針政策落到了實處,影片這一主題的表現可謂奇特獨到,趙本山的表演,也可謂到家、到點。至此,我們完全可以說,《男婦女主任》不愧為一部成功的歌頌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喜劇小品。農村基層干部小人物形象的塑造可謂豐滿獨到,光彩照人。